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第十九高级中学高二(上)开学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6个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7 -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6 -
3.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组卷:262引用:14难度:0.7 -
4.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的过程,可用如图模型表示(“-”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2难度:0.7 -
5.昆虫信息素是昆虫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人工合成信息素可用于诱捕害虫、测报虫情等。一种信息素的分子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3引用:4难度:0.5 -
6.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生成Cl2后,按照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下列装置(“→”表示气流方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组卷:759引用:18难度:0.6 -
7.甲~戊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53引用:1难度:0.8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5个小题,共52分.请按要求答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
20.宏观辨识、微观探析和符号表征是体现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离子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Ⅰ.离子反应
(1)向0.01mol⋅L-1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装置如图.接通电源,向该溶液中滴入0.2mol⋅L-1H2SO4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①接通电源前,能说明Ba(OH)2在水中电离的实验现象为
②随着H2SO4溶液的滴入,观察到烧杯中溶液红色逐渐褪去,产生白色沉淀,小灯泡亮度变暗,这些现象说明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Ba+和OH-浓度降低,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向0.2mol⋅L-1Ba(OH)2溶液中滴入0.1mol⋅L-1的盐酸,测定电导率的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B点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存在的主要微粒有H2O、
②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Ba(OH)2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相同的是
A.Ba(OH)2溶液和稀硫酸
B.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
C.NaOH溶液和NaHCO3溶液
D.浓氨水和浓盐酸
Ⅱ.氧化还原反应
(3)将铁片和石墨棒用导线连接,平行放置在200mL1.0mol⋅L-1的硫酸铜溶液中,装置如图.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铁片逐渐溶解,石墨棒上有红色物质析出.
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的是
②能证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的现象是
③当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变为0.2mol⋅L-1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变化Δm=组卷:47引用:2难度:0.4 -
21.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甲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步骤:
Ⅰ.在甲装置中,打开活塞a,加热,待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与丙装置连接。
Ⅱ.当丙装置中FeCl2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
Ⅲ.打开活塞c,使约2mL的溶液滴入试管中,检验溶液中的离子。
Ⅳ.在乙装置中,打开活塞b,待空气排尽后,将乙中产生的气体通入上述丙装置变黄后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停止。
Ⅴ.更换丙中试管,打开活塞c,使约2mL的溶液滴入试管中,检验溶液中的离子。
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中,证明氧化性Fe3+>SO2的离子方程式为
(3)将甲装置与丙装置连接的目的是
(4)现有A、B、C三组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 步骤Ⅲ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步骤V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A 既有Fe3+又有Fe2+ 有SO42- B 有Fe3+无Fe2+ 有SO42- C 有Fe3+无Fe2+ 有Fe2+
(5)若要用以上甲和丙装置证明氧化性Cl2>Fe3+>I2,则步骤为:
①往丙的漏斗中加入两种试剂FeI2、
②将甲装置中产生的Cl2慢慢通入丙中,观察丙的漏斗中溶液颜色变化。
③如果观察到丙中溶液
④停止通入Cl2。组卷:19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