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河南省濮阳市高考语文摸底试卷

发布:2024/12/8 3:0:1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目前被称为“国潮”的舞蹈作品,如《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只此青绿》等,创作灵感均来自中国古代名画或雕塑,“破圈”主要表现为中国传统空间艺术(绘画)向时间艺术(舞蹈)的转换。画中人物和山水被以舞蹈的形式活化,从而赋予了原本静态的艺术以活跃的动感和生命。
          在现代观众眼里,这种传统空间艺术向时间艺术的幻化和挪移,本身就使相关舞蹈作品充满魔幻和奇观性,从而对人构成吸引。为什么在现代艺术创造中,中国艺术家能实现这种幻化和挪移?这固然与现代舞台对声光影技术的运用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中国艺术在观念层面并不存在两者的分离,而是赋予了诗乐舞和诗书画内在的互通性。
          这种互通或一体性,可以从中国传统书画理论及美学观中见出。如南北朝时期,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法就是“气韵生动”。在中国美学史中,“气韵”本来是一个关于乐舞的概念,但从谢赫始,它却成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普遍遵循的法则。这意味着中国绘画虽然以静态的形式呈现,但在本质上却是富有乐感和旋律的,这种内在的乐感赋予它从造型艺术向乐舞艺术生成的潜能。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虽然如上“国潮”作品均是以绘画向乐舞的转换为共同特点,但采取的路径仍存在重大差异。比如,《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作品依托的历史名作均是人物画,它的创作路径是将画中人物挪移为舞蹈中的人物。而《只此青绿》不同,它依托的《千里江山图》是山水画,创作路径则是将自然山水幻化为人物。这就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中国艺术史中,广泛存在着人与自然交互的话题,如梁祝化蝶、《孔雀东南飞》等均是这方面的杰作。在道家思想里,人向自然的生成也是大趋势,庄子把它称为“物化”。以此为背景,汉代儒家发展出了“天人同构”理论,认为人的每一个器官均在天地之间有相应的匹配物,人与自然就成了同形同构关系。到三国时期,徐整在其《三五历记》中记载了盘古之死,说他死后身体化成了大地上的山川河岳、草木金石。根据这种化生关系,人向自然的全面生成,反向也使自然天地人体化,使山川河岳成为人体的映像形式。
          后世,这种人与世界交互生成的观念深深影响了中国艺术,如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谈山水画,虽然是在讲自然山水,但山水却以血脉、毛发、神采、秀媚的人体形象向人映显,自然界的山山水水由此都活化出了人的音容和幻影。具体到舞蹈艺术而言,它如果能把这种自然山水向人生成的逻辑揭示出来,所谓的人舞也就是自然山水之舞。这种潜存于山水之间的人体幻影,使相关的舞蹈表演充满了迷幻色彩,但观众并不感到不可思议,这离不开中国美学在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给予的理论支持。
    (摘编自刘成纪《中国美学如何支持了当代“国潮”》)(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名画或雕塑能够为“国潮”的舞蹈作品提供创作的灵感,促进时、空艺术之间的相互转换。
    B.《只此青绿》等舞蹈作品借助声光影技术,以其魔幻色彩和奇观性引发现代观众的兴趣。
    C.乐舞概念中的“气韵”说被谢赫引入到绘画创作后,逐渐脱离乐舞而成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法则。
    D.人舞即是自然山水之舞,人体形象可以由自然山水映显而来,自然山水也可活化出人的音容和幻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指出《唐宫夜宴》等作品“破圈”的主要表现和根本原因,点明论题,便于后文快速展开具体论述。
    B.文中引入谢赫关于“气韵”的学说,论证了中国绘画是富有乐感和旋律的,与乐舞艺术具有相通性。
    C.本文在论述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自然与人的关系的认识时,列举了大量论据,既有神话传说又有哲学理论,使论证更易于理解。
    D.本文论述脉络清晰,环环相扣,详尽阐述了中国美学对“国潮舞蹈”的重要影响,深入浅出,说理透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潮”舞蹈作品以活跃的动态的艺术形式再现了中国传统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的魅力,是符合时代发展和观众期盼的新的艺术表达。
    B.诗乐舞和诗书画存在内在的互通性,这是由于中国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中能够实现两者的融通,将画中人物和山水以舞蹈形式活化。
    C.“国潮”舞蹈作品创作路径可以是自然山水向舞蹈人物的转化,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交互关系,体现出自然天地人体化的映像形式。
    D.观众在欣赏《只此青绿》时,能够理解中国美学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关理论,则有助于在迷幻的舞蹈表演中感知舞蹈本身的丰富内涵。

    组卷:19引用:4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提到大米,人们会想到粳米的代表东北大米,也会想到料米的代表南方大米。然而,能够从这两者中突围的京西稻、小站稻及晋祠大米,若无过人之处,恐怕很难占牢一席之地。分析起来,京西稻、小站稻和晋祠大米,不仅在于地理环境带来的品质保障,还得益于其是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消费者既有尝鲜的意愿,也有怀旧的情怀。近年来,这些地方又以稻田为基地,拓展农业的休闲观光、生态涵养、文化传播等多种功能,积极推动品牌建设,给予地理标志保护,从品种选育、绿色栽培到收储加工实现了品种振兴和品牌重塑,成效显著。
          发展旅游讲究特色化、差异化,农业亦然。当前,我国农业正从偏重规模和数量的“吃饭农业”向更加依靠质量和效益的现代农业转型。可以说,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表现为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且主要是结构性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农业的同质化程度高,品种布局缺乏差异化、生产模式缺乏差异化、品牌打造缺乏差异化,导致时不时出现滞销卖难。
    (摘编自乔金亮《抓住特色亮点促农业转型》,《经济日报》2021年7月6日)材料二: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河南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按照比较优势和适应性发展原则,以十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抓手,积极调整种养结构,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取得较大成就。目前,优质小麦、优质花生、食用菌等产量全国第一,优质草畜、蔬菜和中药材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信阳毛尖、灵宝苹果等先后11个特色农产品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同时,依托于生产优势,以“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为抓手,以全产业链思维打造优势特色农业重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延津优质小麦全产业链、泌阳夏南牛全产业链和信阳浉河区茶叶全产业链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河南肉制品产业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河南强筋小麦、豫西南肉牛、怀药、伏牛山香菇入选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链建设及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明显。
    (摘编自《以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农业提质增效》,《中国智库》2022年4月26日)材料三:
          枸杞不仅是宁夏的特色标签,还是农业产业质量持续提升的鲜活缩影。“‘好枸杞可以贵一点’,是我们企业的发展思路。”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万亮说,为做出有自己特色的高端产品,近年来该公司一直致力于枸杞深加工的探索与研发,枸杞原浆,枸杞多糖颗粒等应运而生。静电除杂、金属探测、人工拣选、紫外线杀菌、无菌净化包装……在公司枸杞GMP加工车间,工人们在流水线上不停忙碌着。郝万亮告诉记者,从自然晾晒到全流程不落地模拟自然环境烘干,再到自主研发锁鲜枸杞工艺,枸杞变身为高颜值、高身价的“大家闺秀”,1公斤枸杞干果卖到2000元至4000元,这一路走来,靠的正是科技创新和高端差异化发展。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宁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32元,增长6.9%;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42.7元,增长7.7%,高于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8个百分点。
    (摘编自《宁夏科技创新带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宁夏日报》2022年7月26日)(1)下列表述不符合材料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A.有些消费者选择有一定品质保障的京西稻、小站稻及晋祠大米,可能出于尝鲜的意愿或怀旧的情怀。
    B.我国农业想要更好地向现代农业转型,可以借鉴旅游业,走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C.河南省优质小麦、花生、食用菌的产量和蔬菜、中药材的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先后建成11个特色农产品基地。
    D.通过发展特色农业等方式,宁夏农村居民尤其是脱贫地区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了明显增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农业正从“吃饭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其主要矛盾为农业结构性矛盾,农业总量不足的矛盾已得到解决。
    B.在农业产业规划中,如果在品种布局、生产模式、品牌打造等方面忽略了差异化,势必会导致农产品的滞销。
    C.河南强筋小麦、豫西南肉牛等入选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这是河南省开展农业供给侧改革,在适应市场变化的基础上调整种养结构的成果。
    D.“好枸杞可以贵一点”的发展思路,符合当下人们对于农产品高品质的追求心理,但因价格昂贵也使其开拓市场困难。
    (3)现阶段,我国应如何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组卷:1引用:2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弦子铮铮来踏歌
    罗苑丹
          初见王光金,就被他的笑容俘获。
          当时他身穿花褂,胸前背一把巨大的弦子,左右各挎一把小弦子。褂子花红底蓝,三把弦子花枝震颤,笑得是又憨又明媚!抬手一拨,大弦子发出低沉的淙淙声,小弦子紧跟着铮铮铮应和。调试完毕,像一支整装待发的队伍,等着号令。终于,一队人马飞驰而来,奔过溪流飞花四溅,乐声滚滚,惊起一林子百灵,男声忙来附和,粗犷浑厚,情绪热烈高涨。
    “阿老表,端酒喝;阿表妹,端酒喝。阿老表,喜欢不喜欢,也要喝;阿表妹,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喜欢呢,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
          这恰如其分的霸道,像在胸中燃了一把火,怎能不喝上一杯呢!于是端起酒杯,咕噜一口喝完。哪知这只是个开始。王光金挂着他暖人的笑,领着一帮彝家兄弟姊妹,一首接一首唱着酒歌。冲着这份热辣的真诚和敬爱,酒喝了一杯又一杯,终于招架不住。
          再见王光金,是在他的彝弦店。采风团进去时,他的队伍已经集结完毕。依然是一声令下,左脚调就像火苗一样燃烧起来。这回,唱的是最解愁的情歌了。
    “情郎小哥情郎小哥哪个有你好,情郎小哥情郎小哥哪个有你标;搽上胭脂花粉哪个有你好,心上的小妹人才哪个有你好。”
          真是热情似火啊!这样的调子,才适合这里的高山吧!踩着进行曲节奏,一鼓作气爬上高山顶,采来最红的山茶花,送给心中的她。这就是左脚调,在滇中小城牟定,跳左脚舞唱左脚调,田间地头劳作唱左脚调,迎来送往唱左脚调……
          早就想去看王光金了,总惦记着他的笑,惦记着他的弦子。我走进彝弦店的时候,他店门大开,热辣的太阳从门口拥进去,抢占了半间屋子;另外半间凉暗得像个阴影,墙角更暗的阴影里,一位老人呆坐在轮椅上。
          王光金坐在矮凳.上砍弦品。拿起一节竹子,上下左右翻转一遍,看准厚度和高度,一侧一刀先砍出个大概,再把两边切口削平,然后用锉刀细细地锉。拿起来眼前扫描一遍,不恰好处再锉几刀,然后小心地把弦品卡进琴弦与弦杆之间。抱起弦子试弹几个音,确实比较完美了,接着砍下一品。一把小弦子共九品,一品比一品矮,一品比一品薄,他并不画线测量,用手捏一捏,斜着眼睛瞅几瞅,宽窄厚薄自在心间。没一会儿工夫,九个弦品就依次排列在了弦杆上。
          弦品全部黏合完毕,一抱弦子就完工了。楸木做的八角形共鸣箱,圆板上“二龙抢宝”图案,龙头上樱花跳跃;随手一弹,铮铮铮,声音圆润清脆。他满意地抬起头,见我似乎在一旁看了很久,惊讶地摘下老花镜打量,又戴上老花镜端详。
          我认识你的,王师傅。我来过你这里,听过你唱酒歌,当时你背着三抱弦子,一个大的,两个小的。我双手比画着弦子的大小。还有,你的笑容,笑得……我因一时找不出恰当的比喻而尬在那里。
          他迷惘片刻,嘿嘿嘿笑起来。就是这样子的笑了。我瞬间释怀,跟着他笑了起来。你来干吗?他扭头问我。我来看你做弦子,听你讲年轻时赶热闹的故事!做弦子你随时可以来看,赶热闹有什么好讲的嘛!这位六十多岁的老汉,说到赶热闹竟然还会脸红,我都要从心底发笑了。
          在千里彝山,弦子就是爱情冲锋枪。因其上雕有龙头,有四根琴弦,也叫龙头四弦琴,是左脚调、左脚舞的重要伴奏乐器。在我记忆里,村里姑娘小伙长到十六七岁,就会在月圆的晚上相约去高山顶赶热闹。几村几凹的姑娘小伙相约而来,弹弦子唱调子跳左脚舞直到月亮落山。小伙子没有弦子就无法去赶热闹,就难娶到媳妇了!
          王光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回身看了眼墙角那个始终一声不哼的老人。她是你母亲?你可真孝顺呢!把老母亲养得那么好。那是我媳妇!两年前脑梗,半边身体动不了,只能坐着了。我相当尴尬,本想夸夸他,好让他心情愉快地讲出赶热闹的事,没想到却闹出个大笑话。
          光金,赶热闹的事你不会讲就不要乱讲。虽然一直知道屋里还坐着个人,但当那虚浮的声音穿过时光隧道踉跄而来,还是吓我一跳。不讲不讲。王光金回头答应。好在这时又有老乡进来,气氛才又热闹起来。
          天色渐晚,王光金收起手中的活计去做饭,老乡们继续侃着等酒喝。锅里的肉刚炒出香。轮椅上的媳妇叫他了。光金,你过来一下。王光金丢下锅铲走出来。尿湿了,快点快点!你别说话,悄悄的,悄悄的!她压低声音说着自以为身边人才听得到的话。
          我起身出来。眼前不时浮现这位省州民族民间工艺品展演金奖得主,云南省“十大最具影响力手工艺老年传承人”“楚雄州十大彝乡名匠”的笑容,总是笑得那么明媚灿烂,谁曾想,也并非处处春光占尽。
          但又怎么样了!穿上蓝马褂,背起弦子,走出去,便是天蓝云卷;再来一碗酒嘛,弦子铮铮来踏歌,更是尊享生命美好,山河任我逍遥。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马飞驰而来”“惊起一林子百灵”,作者巧妙地将自己对弦声的感知以画面的形式展现出来,贴切自然,极具感染力。
    B.文中两处提到彝族民歌,第一处是酒歌,表现了彝族人民热情好客的品质;第二处是情歌,表现彝族人民爱情的真挚与美好。
    C.文章通过“我”对王光金老伴身份的误会,将王光金生活中不愿为人所知的一面揭示出来,使文章在叙事上产生波澜,增强文章可读性。
    D.文章以“我”与王光金的三次会面为主要内容,中间记叙了彝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在平实的记叙中展现当地人民和乐的生活。
    (2)文中详细叙述了王光金制作弦品的过程,有怎样的作用?
    (3)文章最后提到王光金“总是笑得那么明媚灿烂,谁曾想,也并非处处春光占尽”,如何理解?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组卷:5引用:1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0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不少学校都在体育课上做出了改革和创新,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一小学因开设爬树课上了热搜。但有网友对于爬树课存在异议:这样的课程有多少可持续的价值?是否娱乐性大过于教育价值?开设类似爬树这样的课程,①          ,因为每所学校的场地设施、教育资金、师资数量、学生数量都不同,这些要素都影响着这门课程的实施效果。肯定校方在体育课上的创新和重视之余,如何让“爬树课”由貌似游戏之举上升到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高度,应当成为校方在设置体育课程时反复出现的问题。体育课不仅仅是为了中高考的体测分数而存在的,设置这门课程的意义,②          更有让学生感受体育魅力、体会体育价值的作用。适当体育游戏有一定的优势,③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而体育精神的内核,仅靠有趣的游戏还远远不够,终究还是需要通过竞技、合作,甚至是枯燥的重复训练的形式去获取。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组卷:11引用:1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喜欢打乒乓球的人都知道,打乒乓球时一定要降低身体的重心。一方面有利于身体的移动、保持平衡,减少移动前的反应时间,使动作更为敏捷;另一方面利于找到击球点,提高击球力,减少对方扣球的机会;同时增加球速和旋转,更利于自己的下一个回球。降低重心,不仅是学球之道,也应是做人之理。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8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