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考语文四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对自然时间与农耕生产关系的精准把握,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农耕社会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记忆,蕴含着中国人传统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多年来,有关部门从多层面、多维度深入实施二十四节气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促进各地活态传承节气文化。
          结合节庆民俗,实现价值聚力。二十四节气不仅自身内涵丰富,而且与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传统民俗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应结合重要节庆与各地民俗,拓展文化内涵,强化情感纽带。每到立秋,湖南省花垣县都会迎来盛大的赶秋节。花垣赶秋还与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域旅游等相结合,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其间。在礼敬“秋”的节气文化基础上,焕发更多文化活力,创造更多经济价值。这些活动释放了农村生产生活的活力,也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内涵。
          着眼群众需求,融入日常生活。二十四节气只有着眼群众需求,和当下生产生活有机交织,才能焕发生机。立夏之际,暑气来袭,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不仅保持着在立夏时节吃乌饭蚕豆、喝立夏茶等传统习俗,而且转化创新,进一步发挥立夏习俗在休闲娱乐、饮食养生等方面的功用。比如,举办“跑山迎夏”活动,将立夏习俗融入大运河节气和旅游发展中;传承创新“送春迎夏”仪式,对传统立夏仪式展示内容进行选择提取;建设二十四节气主题公园,对立夏习俗进行旅游资源的转化。这一系列活动,都有助于加强社区凝聚力,满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借力文艺形式,实现多元传播。二十四节气渗透在诗歌、绘画、音乐、舞蹈以及传统工艺中。电视节目《二十四节气》讲述人与自然的相处智慧,把二十四节气的知识画面化、具象化:图书《黄小厨的春夏秋冬》以讲述美食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化故事为亮点,受到人们喜爱;纪实节目《24节气生活》采用实景场地拍摄的记录方式,呈现日常生活中的二十四节气文化。二十四节气在物候、风景、人文等层面上的丰富内涵,更是让它成为文创设计青睐的主题。二十四节气主题的折扇、书签等文创产品层出不穷,在日用中展现岁时节令之美。发挥不同文艺形式所长,利用多媒体传播格局,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传播的形式、内容和渠道得以拓展,其内蕴的文化生命力也得到激活。
          自2006年开始,“农历二十四节气”“梅源芒种开犁节”“半山立夏习俗”等,相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适应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不断再创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重要任务。二十四节气正是通过与各地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自身样貌,焕发出活泼的生命力,使其蕴含的中华传统智慧绽放勃勃生机。
    (摘编自林继富《二十四节气在当代——让古老智慧绽放生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蕴含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活经验与智慧,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活态传承。
    B.花垣赶秋,在释放农村生产生活活力的同时,也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情感内涵。
    C.对“送春迎夏”仪式的传承创新,遵循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基本规律。
    D.折扇、书签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也展现岁时节令之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立足当代,深入探讨了活态传承二十四节气的路径与价值,富有启发意义。
    B.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引出论题后接着提出观点,再逐层分析论证,最后总结论述。
    C.文章第四段中,列举了二十四节气在文艺形式上的多元传播,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尾一段举例,阐明二十四节气只有走出国门才能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为创造更多经济价值,焕发文化活力,二十四节气应与重要节庆和各地民俗结合。
    B.二十四节气有助于加强社区凝聚力,满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C.二十四节气成为文创设计青睐的主题,是因为其渗透在多种文艺形式及工艺中。
    D.通过与各地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二十四节气使中华传统智慧绽放出勃勃生机。

    组卷:7引用:1难度:0.5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拉开帷幕。本届年会将重点关注亚洲区域协作发展、全球经济复苏、抗击疫情、数字经济等焦点议题。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数据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正在加快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改进生产方式,同时数据要素也正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提供动力。数据的挖掘、存储、治理、分析应用,正在对企业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产生深刻的革新。它是企业了解客户、赢得青睐的重要途径,深挖数据中隐含的洞见,有助于企业制定新的入市策略,发现新的收入来源,并从竞争对手处夺取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数据的价值,不断加大数据投资,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各国加强了对数字化、信息化的关注与投入,加速推进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在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创造了大量工作机会。数字经济对于扶贫减贫也具有重大意义,得益于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农民可以将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收入大大增加。在全球范围内,数字经济正在展示出巨大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
    (摘编自《发挥在ESG、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建设性作用》,《中国日报》2022年4月21日)材料二:
          这个春天,龙江的企业正热烈逐浪工业互联网。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是九三食品正在进行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工作却一点没耽搁。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是什么?简单说就是企业在工业互联网的“数字身份证”。有了它,企业的产品就可以在国家的工业互联网上被查询到。接入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可以实现全要素、全过程、全产业链的追溯。不仅如此,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还会给企业营销以精准指导。产品销售后,消费者往往会扫码辨真伪或参与线上营销的返利活动。每次扫描的位置信息都会被记录下来,如果是北京经销商的货物,频繁被河南消费者扫码,说明当地市场有需求,企业应该在河南开拓市场。
          能够接入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说明企业的数字化程度和控制产品质量的能力是很强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也不仅仅针对产品。企业的零部件、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都需要拥有“数字身份证”。企业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为满足企业多元化的业务需求,会部署多种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对每个零部件、机器设备、产品的命名不同,并且系统与系统之间形成了多个信息孤岛。给每一个零部件、机器装备赋予一个统一的数字身份后,通过标识解析体系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企业的数据才能汇聚在一起成为有效的数据资产,指导企业的发展决策。
    (摘编自《入网,从数字化加持迈向数智化升级》,《黑龙江日报》2022年4月13)材料三:
          航天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与重要支撑,引领科技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既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内在需要。当前,大数据、量子科技等技术加速创新,推动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快速迈进。航天企业必须争当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新动能的先锋队、排头兵,为加强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供强劲支撑。
          加快突破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要瞄准战略性前瞻性领域,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要以数字技术与各领域融合应用为导向,加快创新技术工程化和产业化,着力打造数字技术原创技术“策源地”,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主动权。
          多年来,航天企业积极培育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产业,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贡献航天力量。
    (摘编自《发展数字经济,建设航天强国》,《人民日报》2022年4月13日)(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企业的数字化程度和控制产品质量的能力达到较高水平,是它接入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重要条件。
    B.在企业数字化建设中,“数字身份证”不仅仅适用于企业的产品,也适用于企业的零部件、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
    C.消费者通过“数字身份证”查询企业信息,这样能精准指导企业营销行为,便于企业开拓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
    D.零部件、机器装备的数字身份统一后,企业部署的多种信息系统通过标识解析体系联通,有助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各国加强对数字化、信息化关注与投入,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步伐的主要原因是想在疫情下快速恢复经济。
    B.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的模式,对于扶贫减贫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数字经济正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C.为了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航天企业需要牢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主动权,突破数字关键核心技术。
    D.航天企业因为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支撑性的作用,所以在数字经济中比扶贫减贫更应受到重视。
    (3)数字化建设在助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产生了哪些影响?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

    组卷:6引用:2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笑不出声来
    陈安嗣
          前一段时间,隔壁远房亲戚二叔退休了,二叔是副局长。退休这天,局里安排得可热闹了,几个吹鼓手把唢呐吹得真是好上了天,十里八乡的人都赶来瞅热闹,树上的鸟儿都懒得飞,躺在树叉上享受唢呐,母猪躺在圈里听着唢呐,耳朵竖得老高。唢呐,身子细小,却丝毫不影响它高亢、嘹亮的音色。这片土地上斑驳往事,送来迎往,在唢呐响起的瞬间都变得灿烂起来……
          二叔没有心思享受唢呐声声,因为二叔的生活从此将变得平静,平静得没有人打扰、没有人请示、没有人汇报。二叔逢人便说,这下我终于清静了,可以坐下休息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可以送孙子去上学了,大家齐说:“好!”
          没有不散的宴席。随着月亮升起,姑娘数着爱情慢慢入眠,小伙望着月亮伸伸懒腰,大妈搂着孙子摸起小背,大爷丢下犁耙点起烟袋,宁静的村庄就这样安然入睡了。
          二叔起得早,在客厅里不停地转,眉头紧皱,若有所思。小孙子一只脚穿着拖鞋,从房间里猛跳到二叔身边,示意二叔抱一抱。这一下子,让二叔从沉思中醒来,不是梦!
          二叔,头一回在家里当老师,教孙子读书。二叔顺手拿起一本书,读:“龙的传人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炮弹,中国人民同仇敌气,异口同声,护我边疆,佑我家园……”孙子站起来告诉二叔,老师在学校里教过这段,老师不是这样读的,老师读的是“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二叔听了,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对的,但也不能说孙子是错的,只是应了一句话,“让爷爷想想,爷爷老了。”二叔想,自己读了几十年,大会上读,小会上讲,没有人说过自己错,这下可奇怪了?没等爷爷反应过来,孙子拿着字典,指给爷爷看,这下没错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
          二叔认过错,二叔、孙子又开始学习了。
          这下,让二叔老在想,以前在大会上、小会上是不是读过错字?真有这回事,那太丢人了?二叔,又想,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每次开会,不是有王秘书在身边吗,不是有刘科长在身边吗?为什么王秘书、刘科长当时不指出来?王秘书、刘科长都是文化人、高材生,错别字他们一定知道。二叔想来想去,又坦然了很多,松了一口气,应该没有问题。
          二叔记得,有一次演讲,最难忘,是受学校邀请给师生演讲《人生理想》。当时,全场鼓掌,掌声雷动,二叔陶醉了好一阵子。二叔跑进房间,打开珍藏多年的录像,回放起来——
    “年少的时候,如一朵百合,春风第一枝,清新美丽。青年时代,绚丽如玫瑰,激狂多情。飞扬的青春,灿若夏花,如火如荼……”
    “等等!爷爷,你刚才讲什么如火如荼?”孙子问。
    “如火如荼,没错啊!当时,校长和老师一起大声读:飞扬的青春,灿若夏花,如火如荼……”
    “没有错吗?”孙子反问。
    “没错啊,我错了,他们还会鼓掌吗?”
          孙子拿来字典,让二叔看。二叔说,嗯,该读“飞扬的青春,灿若夏花,如火如荼……”
    “他妈的,这些人,呆在身边,大字不识几个,全他妈是废物,什么高材生,什么大学生,还不如我孙子!”二叔这下感觉到了夏天的冷,仿佛一下子回到了数九寒冬。掌声雷动,仿佛就在眼前。这是丢人的掌声!
          想到王秘书、刘科长,二叔还是相信的。因为,自己平时对他们不薄,每次外地出差回来都会给他们带一些礼物,王秘书、刘科长家里有什么喜事,自己都会第一时间恭喜,送上严严实实的红包,他们家里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自己总会赶在第一时间上门安慰。这个,只有自己才能做到,他,心细。二叔记得很清楚,早前一段时间,王秘书二人因为线大闹离婚,就是他用红包摆平的,不然的话,现在,王秘书就单身一人……
          二叔,表面上顺了孙子,心里,可不想输给孙子,这太丢人。你想,当了几十年的局长,没人说错,一到孙子这里,说错就错,底气说没有就没有了?
          二叔跑进房间,再次打开珍藏多年的录像,回放起来——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了寻找英雄足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举行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清明扫墓活动……实现先烈遗愿、祖先的凤愿,我们唯有卧薪尝胆,自强不息……”
          二叔听不出有什么问题,二叔赶快叫孙子来听,看看有没有读错字?
          孙子不假思索地说,有!“凤愿”应该读成“夙愿”。孙子告诉爷爷,当读完“凤愿”之后,台下一点声音都没有,局长在台上读错字,下面听的人当然笑不出声来,所以当时很安静……
          孙子一点拨,二叔很安静,不,二叔又在沉思……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注重生活情境的真实性,退休那天二叔“逢人便说,这下我终于清静了”,这样的言行就很符合生活情理。
    B.小说善于用细节表现人物,二叔“在客厅里不停地转,眉头紧皱”,生动地体现了二叔离开官场后内心的挣扎。
    C.小说场景有幽默感,孙子两次拿字典,二叔两次跑进房间,校长老师大声读“如火如荼”,都颇有喜剧效果。
    D.小说结尾写台下听众“笑不出声来”,与标题呼应,也将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摆在了读者的面前,启人深思。
    (2)小说开头写吹唢呐的热闹场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3)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对二叔的形象塑造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

  • 8.阅读如图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上海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开启以“‘艺’起抗疫,‘漫’由心生”为主题的漫画征集活动,如图两幅作品都广受赞誉,你认为哪一幅更有表现力?请说明理由。

    组卷:7引用:1难度:0.6

四、写作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苏轼《留侯论》曾言:“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苏轼的话是说胸怀大志、目标高远、拥有“大勇”的人,遇到突发情况毫不惊慌,对无缘无故的侵犯也不动怒。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对“勇”有哪些思考?学校“18岁成人礼”邀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0引用:4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