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选修5《3.3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2019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12/27 12:30:3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
1.目前,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正确的是( )
组卷:32引用:3难度:0.6 -
2.关于地质灾害防御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6 -
3.针对滑坡、泥石流这种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6 -
4.地震时,若不幸被压埋在废墟下,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5难度:0.5 -
5.下列工程属于防灾减灾设施的是( )
①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长江、黄河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西气东输”管道 ④沿海海防林工程 ⑤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长江、黄河、珠江大堤。组卷:51引用:2难度:0.5 -
6.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救老人、小孩,再救其他人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组卷:1引用:1难度:0.7
二、综合题(共3题;共27分)
-
17.自然灾害与防治,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特点分析原因。
(2)我国数千年的治水实践证明,“堵”和“疏”是重要的治水之策,应根据江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因势利导,辨证施治。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别列举几例常用的治理洪涝灾害的“堵(截流或防泄)”和“疏(引洪)”的措施。组卷:2引用:1难度:0.5 -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是有规律的,它所出现的象征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在遥感图象上判读的,通过遥感监测可以预报其发生,报告危害严重程度与危害面积及发展趋势,世界上有60个国家受蝗虫危害,世界粮农组织利用气象图象监测蝗虫繁殖区,并结合现场抽样调查验证,作出灾情预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蝗虫灾情。
材料二:火灾是造成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森林发生火灾时,着火树木的温度比没有着火树木的温度高,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比未着火树木更多的能量,卫星拍摄到的影像上,着火的森林比没有着火的森林显示更亮的浅色调。据此原理,森林管理部门就建立森林火灾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全天候对森林遥感信息进行监控。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监测林火蔓延速度、范围和火场内各点温度变化的趋势以及预报灾后苗木的恢复状况。
(1)材料一中提到利用遥感技术可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其原因是不同地物
(2)材料二中提到,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监测森林火灾的范围,其原理是
(3)关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防御中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遥感技术可以发现森林火灾的成因
B.遥感技术可以直接分析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
C.可以显示地震灾情的大小
D.可以监测洪水的水位变化
(4)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方面,我国利用最广泛的是
A.预测地震灾害
B.监测洪水灾害
C.天气预报
D.分析沙尘暴的成因组卷:46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