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上)段考地理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29 4:0:1
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如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与②地相比,①地(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2.如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组卷:2引用:0难度:0.50 -
3.土壤有机碳是指以有机质形式储存于土壤中的碳,其含量与土壤的温度、水分和地形的坡向、坡位有关。图1示意祁连山中段黑河大峡谷两岸山地垂直带谱,图2示意峡谷南岸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随土壤深度的累积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与峡谷北岸相比,南岸垂直自然带丰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组卷:8引用:0难度:0.5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52分。
-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铌和钽两种金属具高熔点、高沸点、耐腐蚀、单极导电、超导性和在高温下强度高等特征,是某些工业的重要原材料,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战略性金属资源。巴西是世界上铌钽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分别占世界总量的98.4%和67.0%,但本国开采能力有限。中国铌钽矿储量较大,但大多数属于贫矿,铌钽市场形成了“两头在外”的格局:上游资源匮乏,中游提纯技术相对发达,下游产品技术不足。图为巴西主要铌钽矿产分布图。
(1)根据铌钽金属属性列举其适用的工业部门。
(2)分析巴西在东南沿海地区开发铌钽矿的有利条件。
(3)针对我国铌钽产业“两头在外”困境,提出解决的措施。组卷:3引用:3难度:0.5 -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体效应(图1)是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线(如林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其实质是隆起地块内部基面海拔比周围低地高而引起的热力效应。使山体内部气温比外国高。
研究表明山体效应改变了山区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水平梯度与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垂直梯度,使得山体内部比外部出现云量减少、降雨量减少的现象。山体效应通过山体内外同海拔高度上气温差以及山体内外同类型垂直带界线高度差来定量化。图2示意青藏高原和阿尔卑斯山最热月同海拔高度上的气温剖面。
(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山体效应形成的机制。
(2)据图推测青藏高原与阿尔卑斯山林线分布的异同。
(3)比较青藏高原与阿尔卑斯山山体效应的强弱并分析原因。组卷:11引用:4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