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7 10:0:2
一、知识与运用。(22分)
-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ㅤㅤ阅读可以让我们丰富见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阅读新闻我们看到了:1927年那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1949年长江前线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的所向披靡,锐不可当(dāng),国民党军队的摧枯拉朽,纷纷溃退;1982年,新德里亚运赛场上中国姑娘吕伟的凌空一跳,博得观众的由衷的赞赏,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的惮精竭虑[①]阅读散文与传记我们看到了[②]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藤野先生对鲁迅热心的希望和不倦的教诲;朱德母亲的一生勤劳,不辍劳作,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对为富不仁者的反对;茅盾面对西北倔强生长的白杨树,油然而生对坚持抗战军民的敬意;列夫•托尔斯泰一张乡野村夫的粗鄙长相,皮肤藏污纳垢,鼻孔朝天,头发乱蓬蓬,但其目光犀(xī)利,像钢刀一样锃亮[③]在阅读中,我们惊叹于居里夫人的吃苦耐劳[④]锲而不舍,震撼于“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神奇瑰丽……“开卷有益”,让我们在阅读中开启知识的大门,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汲取前进的力量!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锐不可当(dāng) 由衷 惮精竭虑 B.粗鄙(bì) 教诲 所向披靡 C.倔强(juè) 锃亮 藏污纳垢 D.汲取(jí) 震撼 神奇瑰丽
A.摧枯拉朽
B.悄然不惊
C.为富不仁
D.锲而不舍
(3)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第[①]处:分号 第[②]处:破折号 第[③]处:分号 第[④]处:逗号 B.第[①]处:句号 第[②]处:冒号 第[③]处:省略号 第[④]处:顿号 C.第[①]处:分号 第[②]处:冒号 第[③]处:分号 第[④]处:逗号 D.第[①]处:逗号 第[②]处:逗号 第[③]处:句号 第[④]处:顿号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319引用:5难度:0.7 -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8 -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文学的大门本是大开的,迟钝者误认为它关得很严密不敢去问津。
②这句话本有不可磨灭的真理,但是往往被不努力者援为口实。
③拉丁文中有一句名言:“诗人是天生的不是造作的。”
④他们都同样地懈怠下来,也同样地被关在门外。
⑤而聪明者误认为自己生来就在门里,用不着摸索。组卷:9引用:3难度:0.5
四、现代文阅读。(22分)
-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井
纪明涛ㅤㅤ①我的故乡位于山东东南部,一个传统的小村庄,百余户人家。村前有一条小清河,村民逐水而居,村庄依水而建,早年间,河水潺潺,鱼虾螺蟹游荡,荷藕菱角飘香,野花开满岸上。现在,小河早已断流,只有到夏天汛季暴雨过后才能蓄满水。周末回老家,村里正在进行雨污水和自来水工程施工,聊天中老父亲深情讲起了以前吃水井的日子。想起老井清澈的泉水,儿时记忆就如井中泉水不断涌出。
ㅤㅤ②小时候,老屋东边是一片茂密的林地,树林南边靠近小清河的北岸边,是自家的菜园,菜园地头有一眼老井。20世纪90年代以前,村里人吃水全靠水井,家家户户都要到老井挑水吃。
ㅤㅤ③每天傍晚时分,我跟随父亲到井边打水。这是个技术活儿。老井临近河道,夏季水位较高,父亲仅用扁担就能把水打上来。扁担的两头各有一个挂钩,父亲用一头儿的钩子勾住水桶,送到水面时,左右摇晃几下,桶身便斜躺入水,在水桶快要装满下沉的瞬间,猛地往上一提,然后两脚跨在井边,用双手交替把扁担往上提,等到水桶将要出井口时,父亲用一只手抓住水桶,稳稳地提出井外。如此这般重复一遍,把另一只桶也装满水。干旱时节,井水水位下降,父亲便用一根长绳拴一个小铁桶,从井里提上水来,再倒入大桶。这个办法耗费体力大,效率也低。后来,父亲便在井上架起了辘轳,用两个支架把一个带有摇把的圆筒架起,横跨井两头,然后把绳子缠绕在辘轳上,这样从水井取水时,既省力气,又快捷。每次摇辘轳提水时,“吱呀吱呀”的辘轳声,伴随着水洒落在井里的哗哗声,共同交汇成了乡村田野最美妙的音乐。
ㅤㅤ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井的水,清纯、甘甜,像母亲的乳汁,让人依恋又难忘。从井里打上来的水干净清冽,小孩们迫不及待先从桶里舀半瓢,咕咚一大口,顿觉心肺通透。到了冬天,井口总是笼着一团热气,井水永远不会结冰,水桶下去,也提起一团热气。
ㅤㅤ⑤水井给我的童年带来无穷乐趣。那时,我和小伙伴时常小心翼翼地站在井旁,探头探脑地向井底张望自己倒映于水中的影子,或拣几块小石头投入井中,如镜般的水面上泛起粼粼波纹,影子便在波纹中碎裂了。夏天里,老井是天然的冰箱,家乡人都管那叫“井拔凉”。西瓜上市时节,吃之前,父亲先用辘轳放下去一个西瓜,一个小时左右再吊上来,西瓜清凉可口。夏日夜晚,一家人围坐在水井旁边吃着西瓜,享受着习习凉风,仰望着满天繁星,聊着生活,憧憬着未来,构成一幅赏心悦目的田园诗画。
ㅤㅤ⑥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改进,村民用起了压井水和自来水,水井的故事也遥远了,过去有些年来,采沙挖河破坏了河道中的透水层,水位下降,井中无水,老井失去利用的价值,后来被封堵了。老井经过了几十年的风吹雨打,像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到了迟暮,落寞而又无助、安详地蜷缩在田野里。随着机械抽水机和风电灌溉等设备的普及,辘轳也退出了农耕历史的舞台。而闲下来的扁担早已蒙尘,只留下一段曾经的回忆。故乡的老井,同担水的人一起老去,镌刻了村庄的沧桑,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ㅤㅤ⑦岁月可以斑驳,但我记忆中的老井依然年轻。那一圈圈绳索缠绕着我的年少岁月,辘轳的“吱呀”声里记载着时代的足音。远去的辘轳声,带给我的是深深的思索,有对艰苦岁月的慨叹,有对辘轳付出辛劳的感激,还有如饮甘洌的美好回味。
ㅤㅤ⑧同老父亲聊完后,我独自走到当年菜园的那片田地,想寻找童年的记忆。如今菜园已经变成了庄稼地,那眼水井早已干枯。依稀看见一些杂乱的石头和砖块,静静躺在小河北岸边的最角落,我才警觉那也许是当年填埋老井的断壁残垣,眼前只剩下阡陌小径,而老井早已不复存在,突如其来的落寞席卷心头。
ㅤㅤ⑨一口老井,世代情缘,孕育了淳朴民风,哺育了一方百姓,见证了沧桑巨变。老井无言,乡人有情。愿老井不老,父老安康,家乡更美好!
(选自2023年8月9日《光明日报》,有改动)(1)第①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⑥段说老井“像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到了迟暮”,第⑦段却说“我记忆中的老井依然年轻”,这是为什么?
(3)请结合语境,赏析句子题。
①20世纪90年代以前,村里人吃水全靠水井,家家户户都要到老井挑水吃。(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老井的水,清纯、甘甜,像母亲的乳汁,让人依恋又难忘。(请从修辞角度)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组卷:7引用:1难度:0.5
五、写作。(共50分)
-
13.题目:人生如棋,我们不能做一旁的看客,需躬身入局。生活如酒,无论倒出苦辣酸甜,品出喜怒哀乐,我们都要勇敢地说:“让我来!”
请以“让我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组卷:117引用:8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