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9 8:0:8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ㅤㅤ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革命史,许多源头都在江西。星星之火在革命摇篮井冈山点燃,共和国的褓岁月在红都瑞金度过,人民军队的第一枪在英雄城南昌打响,工人运动的澎湃在萍乡安源发祥……追 (sù)雄壮史诗,传承红色精神,只要无时无刻铭记革命先烈精神,才能不断激发中华民族的力量,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礴之力,为新时代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让世界 ②的中国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1)文中加点字“襁”“磅”的读音正确的是
     

    A.qiǎng pán
    B.qiáng pán
    C.qiáng páng
    D.qiǎng páng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A.溯
    B.朔
    C.遡
    D.塑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A.诚惶诚恐
    B.叹为观止
    C.振聋发聩
    D.触目惊心
    (4)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是
     

    A.只要无时无刻铭记革命先烈精神,才能不断激发中华民族的信仰力量
    B.只有无时无刻铭记革命先烈精神,才能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信仰力量
    C.只有无时无刻铭记革命先烈精神,才能不断激发中华民族的信仰力量
    D.只要无时无刻铭记革命先烈精神,才能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信仰力量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600多年前,陈王廷在秉承家传长拳的基础上,参考明代军事家戚继光的《拳经》、道家的《黄庭经》、中医的《经络学》,创编了太极拳。
    ②陈王廷后代陈长兴将太极季创造性地发展成为现在的陈氏太极拳。
    ③中原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④此后的300多年中,太极拳在陈氏传人的不断改进下,日益完善。
    ⑤其拳法以刚柔相济、内外相合、快慢相兼的特点著称。
    ⑥享誉中外的中华太极拳相传发祥于太行山下、黄河腹地的河南省温县陈家沟。

    组卷:8引用:1难度:0.5
  • 3.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ㅤㅤ班主任王老师对小西同学说:“我们班想举办一次戏曲知识讲座,听说你的邻居张叔叔是戏曲方面的专家,我想邀请他在周五下午来我们班讲解戏曲知识,你问问他能来吗?”回家后,小西向张叔叔转述:_______

    组卷:8引用:2难度:0.5

二、古代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喜  雨
    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注释]①畴:已耕种的田地。②摩:碰撞、摩擦。③甑:蒸米饭等的用具,略像木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点题,首联写溪水的轰鸣声,传达出一场雨给万物带来的无比喜悦之情。
    B.颔联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风雨中万顷田地,千层山峦的壮美景象,景中含情。
    C.颈联“遥”“忽”二字富有情趣,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雨后水涨河宽人们隔河大声互语的情形及鹭立枝折惊惧而飞的情形。
    D.前六句都围绕风雨来写,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风雨之大,有声有色,动静结合。
    (2)诗题为“喜雨”,尾联却写“愁”情,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组卷:4引用:1难度:0.5

四、名著阅读。(10分)

  • 12.有人建议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这样能够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结合名著阅读的方法,说说你的看法。

    组卷:350引用:34难度:0.5

五、写作。(50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ㅤㅤ即将踏入九年级学习生活的我们,身上似乎褪去了一些稚气、任性,多了一些深思、沉稳。有些同学不那么斤斤计较,愿意去包容他人;有些同学明确了学习目标,挑灯夜战,持之以恒;有些同学比以前更加理解老师、父母,学会了换位思考,善解人意……
    ㅤㅤ请以“_______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组卷:5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