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年新疆乌鲁木齐四十四中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下列变化类型与“铁杵成针”不相同的是(  )

    组卷:40引用:2难度:0.8
  •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7
  • 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32引用:2难度:0.6
  • 4.碳纳米管是从石墨中剥离出的单层石墨片层卷成的无缝、中空的管体,有关碳纳米管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79引用:6难度:0.9
  • 5.夏天我们被蚊虫叮咬后,蚊虫会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一种酸),从而使皮肤肿痛。要减轻痛痒,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物质 食醋 酱油 食盐水 牙膏 肥皂
    pH 2~3 4~5 7 8~9 9~10

    组卷:24引用:3难度:0.5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7分)

  • 15.中和反应是化学核心概念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会发生反应”进行探究,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如图1所示。

    步骤二:用滴管吸取稀盐酸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红色刚刚褪去,停止滴加。
    步骤三:取适量烧杯中的无色溶液,加热蒸发得到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
    (1)实验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小明认为实验过程中不宜用紫色石蕊溶液代替酚酞溶液,可能原因是
     

    (2)兴趣小组中有同学认为也可能是滴入的稀盐酸将溶液中的酚酞反应掉,于是他们又取烧杯中的无色溶液,滴加
     
    ,消除了该同学的疑惑。
    (3)为确认步骤三中的白色固体是氯化钠而不是氢氧化钠,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将白色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均分成两等份 向其中一份滴加
     
    溶液,振荡、静置
    无蓝色沉淀生成 白色固体不是NaOH
    向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振荡、静置 出现白色沉淀 白色固体是NaCl
    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兴趣小组用电导率传感器测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电导率变化(如图2)

    【分析与讨论】
    ①OM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②上述图2中的反应在
     
    点停止。
    ③N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数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P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数。

    组卷:55引用:3难度:0.5

四、计算题(共7分)

  • 16.现将20g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使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内剩余物总质量为115.6g。求:
    (1)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该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组卷:16引用: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