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校联考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1/3 19:0:2
一.选择题(共40分)
-
1.下列关于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推进路径,排序正确的是( )
①更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②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③抢先布局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组卷:103引用:11难度:0.7 -
2.2022年3月23日,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发布。使用氢能对我国构建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保障能源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规划》,氢能产业发展正确的规划路径是( )
①初步建立氢能供应体系
②形成氢能产业体系,建立氢能应用生态
③形成较为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及供应体系组卷:61引用:4难度:0.8 -
3.2021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1周年。41年来,深圳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实现了由落后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由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由进出口贸易为主到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跨越。这些历史性跨越( )
①说明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②说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深圳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启示我们改革没有完成时,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
④源于深圳人民弘扬了以勤劳勇敢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组卷:45引用:2难度:0.7 -
4.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增收,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由此可见( )
①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②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③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具有智慧的人民
④我国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组卷:41引用:3难度:0.7 -
5.2022年4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支持重点领域融资,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这样做有利于( )
组卷:242引用:3难度:0.8 -
6.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东营视察时指出,党中央对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保证群众安居乐业高度重视。要扎实做好安居富民工作,统筹推进搬迁安置、产业就业、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这体现了( )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组卷:57引用:4难度:0.7 -
7.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力度,8年脱贫攻坚共计投放超过3000亿元。中央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投资的目的在于( )
组卷:221引用:7难度:0.7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能反映这一矛盾的是( )
①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③师资配置不均衡
④国际上局部地区的战争与冲突时有发生组卷:166引用:6难度:0.8
三.分析说明题(共20分)
-
25.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一问题存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1年6月,高铁走进拉萨,我国高铁实现对全国31省市全覆盖;2022年1月,高铁开进西昌,标志着凉山彝族自治州进入动车时代。动车走进藏区彝区,解决了当地交通不便的难题,对沿线旅游资源、特色产品的开发形成强大助力,不仅方便了当地人民的工作生活,更是带去了乡村振兴和共同发展的无限机遇。
(1)结合材料一,从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角度,说明动车走进藏区彝区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支持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此,浙江立足省情,制定规划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
逐渐形成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大力建设全球数字变革高地,打造创业创新创造升级版;
实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倍增计划,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实施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
建立健全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实施“崇善行善、扶危济困”公益慈善先行计划,鼓励引导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向上向善、关爱社会,兴办社会公益实体,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实施先富带后富“三同步”行动,紧盯缩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系统化建立先富带后富的帮促政策制度,集成建设省域帮促数字化系统,建设新型帮共体。
(2)上述举措能在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逐渐实现。运用所学发展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成都市在促进均衡发展和充分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举出你熟知的发展举措或经验,与大家分享。组卷:173引用:3难度:0.3 -
26.12分【百年大计教育先行】
材料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2021年7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双减”工作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要求从政治高度来认识和对待,从体制机制入手深化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材料二:“双减”旨在恢复教育生态,避免应试化、短视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彰显和谐性、独特性与主体性的全面发展的人,夯实国家人才积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及民族复兴伟大事业。
(1)党和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教育?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组卷:36引用:2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