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发布:2024/5/3 8:0:9
一、I卷共9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下列化学成果是由我国科学家发明的是( )
组卷:17引用:3难度:0.7 -
2.分类学习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下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组卷:17引用:3难度:0.7 -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30引用:3难度:0.7 -
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硫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硫的多种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不同温度下疏单质的状态和分子结构不同,其中斜方硫(S8)分子的结构为。合理应用和处理含硫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意义。工业烟气脱硫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双碱法”脱硫中涉及到的一步反应为:Na2SO3+Ca(OH)2=CaSO3↓+2Na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卷:41引用:0难度:0.70
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
14.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I2)而泛黄变质。
【查阅资料】
Ⅰ.对于碘化钾变质的原理,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反应:
甲:4KI+O2+2CO2=2K2CO3+2I2
乙:4KI+O2+2H2O=4KOH+2I2
Ⅱ.KOH、K2CO3与NaOH、Na2CO3的化学性质分别相似。
【进行实验】
实验1:探究变质的原理
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一段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2)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碘化钾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
实验2:探究变质的条件
分别取等量KI放入盛有不同物质的集气瓶中,塞紧胶塞,若干天后观察。实验a 实验b 实验c 实验d 固体变潮,表面微黄 固体无明显现象 固体变潮,无现象 固体变潮,表面变黄
(4)从上述实验可推知,KI变质的条件一定与
实验3:探究二氧化碳的作用
分别取10mL同浓度的KI溶液于3个烧杯中(编号1,2,3),再向烧杯2中通入CO2,向烧杯3中滴加几滴盐酸,分别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放置在不含CO2的空气中相同一段时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烧杯序号 1 2 3 溶液pH pH=7 pH=6 pH=4 溶液颜色 无色 浅黄色 黄色
(5)CO2使KI变质加快的原因是
【反思与评价】
(6)设计实验验证稀盐酸中的氢离子能加快KI的变质,而不是氯离子组卷:78引用:3难度:0.5 -
15.铜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中。
(1)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材料,适用于铸造各种器具、机械零件、齿轮等。青铜属于
(2)氧化铜对某些化学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一种制备氧化铜的方法为:将一定量的CuCl2(黄棕色)与NaOH固体在容器中充分研磨,可制得CuO。
①制备时还生成一种盐与氧化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制备实验过程中,判断反应发生的实验现象为
(3)氢氧化铜一维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兴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光学性能。制备原理如下:Na2O2+CuSO4+2H2O=Cu(OH)2↓+H2O2+Na2SO4。实验室用100g浓度为0.39%的Na2O2粉末与稍过量的CuSO4溶液反应,理论上可制得多少克氢氧化铜一维纳米材料?组卷:30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