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河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情监测生物试卷(线上)

发布:2024/9/8 1:0:8

一、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第1-10题,每题1分,第11-25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科学发现史,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4引用:5难度:0.7
  • 2.如图是探究生长素的对照实验,有关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70引用:6难度:0.7
  • 3.科学家曾经在人的尿液中发现了吲哚乙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4.如图是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一段时间后,X、Y、Z的生长情况依次是(  )

    组卷:26引用:16难度:0.7
  • 5.将同种玉米的胚芽鞘进行不同处理后均置于同等光照条件下,下列各选项中的两组胚芽鞘均向同一方向弯曲生长的是(  )

    组卷:21引用:3难度:0.7
  • 6.图甲表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乙表示水平放置幼苗的生长情况,图丙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株某一器官生长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2难度:0.7
  • 7.乙烯是甲硫氨酸在AOC等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的,与细胞内的相应受体结合后能促进相关基因表达,进而促进果实的成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4难度:0.8
  • 8.如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38引用:4难度:0.7
  • 9.如图为玉米胚芽鞘中生长素诱导的生长和细胞壁酸化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组卷:35引用:4难度:0.7
  • 10.某实验小组探究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对棉花主根长度及单株侧根数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3难度:0.7
  • 11.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研究,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7
  • 12.在自然条件下,冬小麦是在头一年秋季萌发,以营养体(长出根茎叶的植物体)过冬,第二年夏初开花和结实。秋末冬春的低温是诱导开花的必要条件。经研究发现低温能促使冬小麦体内赤霉素含量增加,说明(  )

    组卷:26引用:6难度:0.6

三、非选择题:(共30分)

  • 36.图甲是草原中的鼠数量变化曲线图;图乙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该同学的具体操作为:先向试管中加入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再向试管中接种入酵母菌,之后将试管置于适宜环境中连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并绘制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草原上的鼠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最好在
     
    (填“b”“c”或“d”)时刻前进行防治。若图甲中曲线Ⅱ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
     
    。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为了绘制得到图乙的曲线图,可采取
     
    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图丙是b时刻用血球计数板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一个中方格上有24个酵母菌,若以该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约为
     
    个。该计数方法得到的值与实际活菌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4)图乙中de段酵母菌数目减少的原因除了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之外还包括
     

    组卷:71引用:8难度:0.6
  • 37.图1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作答:

    (1)从生态系统的结构来看,图3中未表示出的成分
     
    。图1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
     
    。营养级Ⅰ的能量中流入分解者的包括
     
    两部分。
    (2)图2中,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C表示
     
    。若图1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由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由图2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4)若图1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3。
    ①若甲能量中比例为a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x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
     
    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②如果将丙的食物比例由甲:乙=3:2调整为甲:乙=2:3,其他条件不变,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丙获得相等的能量,需要消耗的甲是原来的
     
    倍(结果用分数表示)。

    组卷:38引用:4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