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发布:2024/12/21 4:0:2

一、选择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 1.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组卷:25引用:3难度:0.8
  • 2.以下描述中的“发热”现象,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组卷:457引用:79难度:0.7
  • 3.关于摩擦起电和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05引用:37难度:0.5
  • 4.下列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组卷:75引用:5难度:0.9
  • 5.如图所示为油量表示意图,当油量减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390引用:11难度:0.5
  • 6.为实现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东风汽车集团研发了一款新型汽车。与某款汽车同样油耗和使用条件下,发动机工作时,尾气中“汽油味”明显降低,动力更强劲。如图为其发动机某一冲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845引用:43难度:0.8
  • 7.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R接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其两者的I-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944引用:18难度:0.5

二、填空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 8.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这是用
    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热水袋里装水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
    。用水取暖的过程中,水的内能不断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组卷:784引用:23难度:0.5

六、综合能力题(3小题,共19分)

  • 24.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木块被撞出一段距离,如图甲所示。

    (1)本实验所研究的对象是
    (选填“木块”“小球”或“斜面”)。
    (2)将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
    。该实验是通过观察
    (选填“s”或“h”)的大小来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3)小明还想通过上述实验过程探究物体重力势能与质量的关系,小明的设想
    (可行/不可行)。
    (4)有同学将实验装置甲改进成图乙所示。
    A.若用同一小球将同一弹簧压缩不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进行比较,可以研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
    (质量/速度)的关系。
    B.若用甲、乙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m>m)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同一木块受到撞击后相应移动距离s
    s(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组卷:330引用:3难度:0.5
  • 25.在发电厂里,煤炭中的化学能或者河流中的水能转化为电能。为了减少煤炭的运输费火力发电厂通常建在煤炭的产地,水力发电厂则只能建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地方。电能输送到几百千米甚至几千千米之外的用户,需要用输电导线,导线当然有电阻,如果导线很短,电阻很小可忽略,而远距离输电时,导线很长,电阻大到不能忽略,由于电流的热效应,远距离输电中的电能损失十分可观,怎样才能减少这种损失呢?
    (1)请根据焦耳定律分析,找到减小输电导线发热的方法(至少两种),并分析说明最可行的方法是哪一种。
    (2)发电厂输出的电功率是一定的,它决定于发电机组的发电能力。
    设某发电厂的输出功率P0=1.1×108W,发电厂距离用电区200km,输电线路上的总电阻为50Ω。
    ①若采用220V的电压输送电能,输出线路的电流I1=
    A,输电线路损失的热功率P1=
    W,其与发电厂输出功率P0比较:P1
    P0(选填“大于”或“小于”)
    ②若采用220kV的高压输送电能,输电线路损失的热功率P2=
    W.比较上述计算结果可得:采用
    远距离输电可以大大降低输电线路的热功率损失。
    (3)若想使输电线路中的热功率损耗为零,还可以采用
    作为输电线材料。

    组卷:322引用: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