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海港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70分)

  • 1.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  )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④曾母暗沙

    组卷:183引用:61难度:0.7
  • 2.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3.“冬季,西沙群岛天气炎热,树木葱郁,黑龙江沿岸却冰天雪地,银装素裹。”这一事实反映了(  )

    组卷:102引用:10难度:0.5
  • 4.“当乌苏里江洒满早晨金色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漫漫黑夜。”这种现象的产生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5.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  )

    组卷:173引用:25难度:0.7
  • 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73引用:15难度:0.7
  • 7.下列国家中,与我国陆上相邻的是(  )

    组卷:6引用:2难度:0.6
  • 8.南京位于(  )

    组卷:2引用:1难度:0.8
  • 9.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是多少,居世界第几位(  )

    组卷:12引用:5难度:0.7
  • 10.家住成都的小明同学,寒假随妈妈去海南岛旅游。据此回答10~12题。
    海南岛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 37.读“中国人口密度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A
     
    到云南B
     
    的线。
    (2)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是东南部人口
     
    ,西北部人口
     

    (3)据图并结合中国地形分布知识可知:一般平原地区人口密度
     
    (填“大”或“小”),山地、高原地区人口密度
     
    (填“大”或“小”)。
    (4)下列省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鲁
    B.冀
    C.晋
    D.新
    (5)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大部分位于
     
    (高、中、低)纬度地区,属于
     
    (温度带),小部分在热带,南北跨纬度大,气候差异大,有利于
     
    (农业、工业)生产多样化。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38.我们伟大的祖国地理位置优越,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的陆地形状像一只威武的雄鸡,“雄鸡”面向东方“歌唱”。我国东临太平洋,背靠
     
    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位于公鸡头顶上的邻国A是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填全称)。
    (3)“鸡冠”①处应是我国的最北端,属于
     
    省;“鸡腿”②处是我国的
     
    海,该海域众多的岛屿全部位于五带中的
     
    带。
    (4)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行政区的省会是
     
    ,C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和
     
    地区。我国省级自治区中临海的是
     
    (填全称)。
    (5)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民族大杂居、小散居、相互交错居住
    B、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各民族居住地相互独立,地区分布不均
    D、各民族居住地相互交错,均匀地分布;
    (6)下列能够反映C省傣族民族文化特色的是:
     

    组卷:41引用:2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