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西桂林市、北海市高考语文联考试卷(5月份)
发布:2024/11/18 3:0:1
一、现代文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考古学界针对“中国考古学向何处去”产生了激烈讨论。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考古学发生了巨变。除新发现、新认识之外,科技考古已经成为学术界普遍接受并大力推广的研究范式,也成为考古学的二级学科。
②二十世纪早期,地质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航空遥感等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便逐渐用于考古调查和研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碳十四测年,分子生物学等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考古学注入了更多科技元素。北美新考古学派的兴起及其对实证主义的推崇,更是加速了科技考古的发展。
③新中国成立之后,以夏鼐为代表的新中国考古学家对自然科学方法的重视直接推动了动植物残骸、人类遗骸、冶金遗物、陶瓷制品等相关遗存的收集与研究工作,还建成了新中国第一个碳十四实验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启动开创了中国考古学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模式。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第一至第五阶段的推进,科技考古逐渐走向深入。
④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9•28”重要讲话中谈到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时强调:“要运用科学技术提供的新手段新工具,提高考古工作发现和分析能力,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能力。”这为科技考古学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需要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学科规范几个方面继续发力,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三大体系”贡献力量。
⑤首先,科技考古需要继续深化与考古学的融合,加强科技考古内部各研究方向的整合。作为考古学研究的一种理念,科技考古的研究目标同样是还原古代人类的生活及其社会状况、解析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历程、探索社会变化的背景、原因与规律。因此,科技考古须秉持“从田野中来、到田野中去”的工作方式,即研究对象是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出土的遗存,数据解释须回到出土单位的文化背景,并赋予其考古学意义。科技考古学科内涵较为复杂,还将随着自然科学相关技术的应用而不断丰富。因此,必须要打破科技考古实验室内部的壁垒,凝练科学问题,以课题带动研究,努力聚焦、发挥特长,加强科技考古不同领域和方向研究人员的沟通,对重要遗址与区域开展全方位的科技考古综合研究。
⑥其次,不断创新科技考古研究方法。碳十四测年和古DNA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曾为考古学带来了两次革命性变化。在科技实力整体不断提升的今天,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是我国科技考古学科方法创新天然的宝库。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与考古学交叉融合的加深,必将助力科技考古学科快速发展。在科技考古的实践中,以项目与课题的形式带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吸纳自然科学相关学者加入考古教学与科研团队,培养跨学科的科技考古专业人才,将最新技术与方法内化为考古学的研究手段,从而助力考古学提升信息提取、问题阐释的能力。
⑦最后,强化科技考古的专业规范建设。考古学涉及面极广,科技考古又是考古学中交叉学科属性最突出的分支。研究者的学术背景与志趣千差万别,不乏其他学科门类研究人员参与甚至主导相关研究。不同的研究对象、问题、视角,带来了思考逻辑与叙事方式的差异。解读数据时,一些学者甚至还会因缺乏对考古背景的分析而得出有争议的结论。因此,要实现学科内与学科间的充分交流、知识的有效积累,就必须加强专业规范建设,尤其是标本库、数据库、行业标准规范(操作指南)体系的建设。
⑧回顾过去,科技考古是考古学学科发展的产物,是百年来考古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关键成果与重要内容。展望未来,随着学科交融的日益深入、相关自然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与科技考古专业规范的逐渐加强,科技考古必然会不断拓展考古学研究领域、增强考古学研究信度,进而继续推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浪的考古学“三大体系”建设,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摘编自陈相龙《科技考古助推中国考古学新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技考古是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用于考古调查和研究的考古学二级学科。
B.“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又商周断代工程”都采用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模式。
C.科技考古作为考古学分支,也要以还原古代人类的生活及其社会状况为研究目标。
D.科技考古极具交叉学科属性,从而使得研究者的学术背景与志趣千差万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③段交代了我国科技考古的发展历程,意在表明我国科技考古比西方起步晚。
B.文章第⑦段用因果分析的方法,论证了“必须强化科技考古的专业规范建设”的观点。
C.文章主体部分采用了层进式的结构,具体论述了科技考古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D.文章最后一段将科技考古过去与未来进行对比,阐明了科技考古的社会实践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碳十四测年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夏箱为代表的新中国考古学家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碳十四实验室。
B.要打破科技考古实验室内部的壁垒就必须加强重要遗址与区域开展全方位的科技考古综合研究。
C.吸纳自然科学相关学者加入考古教学与科研团队将有助于考古学信息提取、问题阐释能力的提升。
D.随着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学科规范的加强,科技考古将进一步拓展考古学研究领域、增强考古学的研究信度。组卷:10引用:3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小麦在许多饮食文化中担任“主角”。提高小麦生产效率将有助于养活更多的人口,并降低相关农业成本。基因工程则有可能培育出具有人们所希望的特性的更好小麦品种。然而,不幸的是,小麦是最难进行基因改造的作物之一。这是因为,即使成功开发出利用根癌农杆菌的植物转化系统,小麦也对“转化”具有抗性。“转化”是指将新基因导入细胞,使其融入基因组,并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
最容易“转化”的小麦品种是Fielder,由美国爱达荷大学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发,但科学家不知道为什么这种小麦品种如此容易“转化”,而其他品种却不行。
(摘编自王方《有了新技术,小麦基因改造没那么难》)材料二:
如何找到基因提高小麦产量,激发着学者们的研究兴趣。
“最初,我们发现小麦‘CItr17600’的粒数较多,就想把控制这一表型的基因克隆出来,但这需要先‘锁定’对应的基因组区域,然后再验证候选基因是否决定了它的高产。”2018年贾海燕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时,便与研究者们去田间调查小麦小稳节数和穗粒数,然后再回实验室做分析。值得关注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克隆的高产小麦等位基因TaCol-B5存在于古老的四倍体的二粒小麦中,但在全球现代小麦品种中极为罕见。来自全球各地的1657份小麦种质中,仅有33份小麦种质携带这一优良基因,在检测的346个中国小麦品种中,只有四个品种拥有这一高产基因。
“这可能与小麦矮化育种有关,因为现代的理想株型普遍较矮,TaCol-B5在选择育种过程中丢失了。利用这一基因虽然增加了株高,但可以实现产量的突破。”贾海燕分析。
(摘编自金凤《这个基因能让小麦产量提高》)材料三:
基因测序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给科学家带来了解决高产难题的机遇。
严六零说,小麦产量受到三个主要因素影响,即穗数、每穗种子数和种子重量。这些因素在一定幅度范围内呈负相关的关系,通过遗传因素改良穗型和林型进而提高作物产量是一条有效途径,但实现该目标非常具有挑战性。
范•埃斯指出,单个影响因素之间的权衡,例如种子重量和数量,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主要瓶颈。“控制小麦产量相关株型性状的基因的鉴定并非易事,因为普通小麦具有复杂的六倍体基因组,而且其中包含80%的重复序列——具有如此多相似的基因组片段,很难组装序列拼图。”
严六零与合作者张小雨利用完整的小麦参考基因组和快速测序技术加速了对小麦高产基因的研究。“我们原先的目标是找到决定小穗数的关键基因。”“在选择这两个亲本(CItr17600和扬麦18)做实验的时候,我们的确就是为了找到高产基因,但我们并不知道最终会发现一个什么样的基因。”严六零说,最终找到这个增产效果异常显著的基因算是一种“偶然”和“幸运”。
张小雨告诉《中国科学报》,在前期研究中,他们通过CItr17600和扬麦18两个品种的杂交构建了一个子代群体,这个群体中的小穗数表现出遗传分离。随后,他们鉴定到一个数量性状主效位点,可解释子代群体中43%的小穗数的遗传分离的差异。
(摘编自李晨《这个“遗失”的高产基因找到了》)(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基因工程培育具有特性的小麦品种有利于小麦生产效率提高
B.植物转化系统根癌农杆菌利用小麦基因成功改造
C.小麦产量降低小麦矮化育种由于等位基因TaCol-B5剔除
D.Cltr17600和扬麦18杂交子代群体构建遗传分离的差异解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新基因导入Fielder小麦细胞,能够使其融入该小麦的基因组传递给下一代,但其他小麦品种却很难实现这种“转化”。
B.穗数、每穗种子数和种子重量在一定幅度范围内呈负相关的关系,如果一穗麦子的种子数量不多,那么每粒种子的重量则会增大。
C.存在高产基因TaCol-B5的古老的四倍体的二粒小麦在现代小麦品种中极为少见,我国也只有四个品种拥有这一高产基因。
D.严六零认为,利用完整的小麦参考基因组和快速测序技术研究小麦高产基因并最终发现高产基因只是一个“偶然”结果。
(3)你从研究人员发现小麦高产基因的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做好科研工作的启示?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组卷:2引用:2难度:0.6 -
3.阅读回答问题。
失去的“美丽”
[美]安吉亚•叶捷尔斯卡 “哎呀!这样可漂亮多了。”汉妮•海耶看着她新粉刷的厨房兴高采烈地说。她带着崇拜和爱慕扫了一眼儿子穿制服的照片:眼睛像她,闪烁着渴望和生活的喜悦。
“这样阿比回家就不用感到羞耻了。”她高兴地拍着布满老茧的手。
油漆的气味令人窒息,但是她嗅到了大量隐藏的美。每次刷漆时,她都能感受到为她所崇拜的儿子服务带来的喜悦。
汉妮•海耶向丈夫跑去,这个忧心忡忡的男人正依靠在床上。
“杰克•萨夫兰斯基!”她激动地喊道,“你过来一下,在睡觉前看看我刷的墙。”
“哎,让我歇会儿吧。”
可是她太陶醉了,哪受得了对方说不,她把他拽了门口。“嗯?你觉得怎样?我是不是知道什么才叫美?”
“可是你在油漆上花了多少钱?但你应该把它存起来,留到日子不好过的时候用。”
“如果我在生活中找不到一点美,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是的,但这不是你的房子,它是房东的。”
“我不是住在里面吗?哎呀,我可以亲吻墙壁上华丽的白色。它照亮了我的眼睛,就像阳光照亮了房间。”她那凹陷的双颊泛着红晕。
第二天早上,杂货店前挤满了闲聊着的人,汉妮•海耶推搡着挤了进去。
“你怎么这么激动?”
“她总是为她那个神奇的儿子激动。”“听听她儿子在信里给她带来什么消息。”
“不是信,”她反驳道,“好消息是我的厨房粉刷完了——你们必须都去看看,我的房子像宫殿一样。”
一行人穿过一段黑暗、臭气熏天的廉价公寓的走廊,爬了两段摇摇欲坠的楼梯。汉妮•海耶打开门时。
大家又惊又喜地发出感叹:“天哪!天哪!”
“每个角落都闪着金光!”
“就像过节一样!”大家争相赞美着。
“阿门!”汉妮•海耶轻声说,“愿我们都忘掉租金的烦恼!”
普勒斯顿夫人注视着汉妮•海耶,那双粗糙的、饱经风霜的手爱抚着每一件衣服,把篮子里的衣服拿出来。“汉妮•海耶!你是一个艺术家!”普勒斯顿夫人声音里透着一种敬意,“你对待我的蕾丝花边和细麻布的态度和其他人都不一样,好像你把一部分灵魂都渗透在里面了。”
“您说的艺术家是什么意思?”
“就是对美的爱,就像画家把它涂刷成一幅画一样。”
“涂刷?”汉妮•海耶喊道,“您要是能看一眼我刚涂刷好的厨房就好了!”
她的脸上洋溢着热情,使她显得很年轻,像少女的脸。
“我日夜在脑子里都想着这个画面——我的厨房和您的厨房一样雪白亮堂。”
普勒斯顿夫人被汉妮•海耶对美的强烈欲望给震撼了。“我很想看看你那间漂亮的厨房。”汉妮•海耶向她道别时,她说。
汉妮•海耶回到家,一边搓着衣服,一边想着如何与邻居们分享普勒斯顿夫人要大驾光临的喜讯。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啊!房东先生!”她热情地说,“我给您准备好租金了,但是我想让您四处瞧瞧,看我把厨房刷得有多亮。”
双排扣的长礼服把罗森布莱特先生那突出的肚子裹得严严实实。
“我没时间。时间就是金钱。”他说着,伸出一只像用爪子一样的手来接房租。
“我只要半分钟就好,”汉妮•海耶拽着她宫殿的主人走过门槛,“嗯?看我刷得好不好?这些都是我在别人睡觉的时候做的。”
罗森布莱特先生眼睛匆忙地扫视着房间,“你确实做得不错,但我得走了,这是你的收据。”
两周后,汉妮•海耶正和丈夫坐着吃晚饭,看门人拿着一张纸条进来了。
“房东给你的。”他说,然后把纸条递给汉妮•海耶就出去了。
“房东?”她激动地喊道,她用颤抖的手指撕开了纸条,纸条从她手中掉落下来。她脸色铁青,眼睛里充满了恐惧。
“哎——呀——呀!这个杀人犯!他竟然每月给我增加了50元的房租。”
她愤怒地冲向房东的办公室。
“哎呀!房东先生!你的良心在哪儿?你怎么能提高我的房租呢,你知道我的儿子还在法国呀?你不知道哪怕洗再多的衣服,我挣的还是不够啊!”
“这房子现在值这多出的50元,”罗森布莱特不耐烦地回答说,“我随时都能找到新房客。”
“我用自己的血汗钱给你刷房子,你一点都不为所动吗?”
“你不是为我做的。你是为自己做的。”他冷笑道。
汉妮•海耶茫然地离开了办公室。她跌跌撞撞地瞎走着,一种噎人的干涩让她感到喉咙发紧。
“改变?必须要有改变!”汉妮•海耶大声说道,“这就是人人渴望的美国梦吗?我是不是梦醒之后又回去呢?这样的世界不能再生活下去了。如果我的阿比能快点回来就好了。但是在他回来之前,我会一直斗争下去,直到整个美国都停下来听听我的呼声?”
几天后,整个街区的人都因为一则消息骚动起来:汉妮•海耶已经去法院回应她将被驱逐的传票。
杂货店的窗户旁、走廊,还有门口,邻居都焦急地等着汉妮•海耶回来。
“嗯?法庭上怎么样?”
汉妮•海耶摇了摇头,“法官说,房东有权利涨房租,或者把我们赶出去。”
“哎呀!如果嘴巴里能喷火的汉妮•海耶都不能得到自己的权利,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现在还有谁能为我们说话?”
在那被驱逐前的最后一晚。她那张热切的、热爱美丽的脸因为仇恨而扭曲了。“不——房东休想从我这里得到好处!我要给他一个教训。”
她抓起斧子,开始刮油漆,把漆成白色的天花板染黑。整个晚上她都在疯狂地毁坏。她筋疲力尽地倒在躺椅上,但无法闭上眼睛。她的神经颤抖着,她浑身疼痛,感到她的灵魂在疼——在她身体里面——就像一个被杀死了却又不会死的东西。
当晨曦从厨房的通风窗透了进来,这些废墟都瞪着她,难道这一切都是我做的?她问自己,“我走火入魔了吗?”
列兵萨夫兰斯基带着美国军人的自信从船上下来,迫不及待地想看望分别已近两年的家人。他的左肩上是自由女神像的徽章,右臂上的两处伤口绑着绷带,左胸上戴着美国政府颁发的勋章。
想象着自己突然出现在母亲完美无瑕的厨房时,她会多么高兴,这个士兵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他突然停住了:在他们家门前的人行道上,有一堆熟悉的家什,在路牙上,一个女人蜷缩着,瑟瑟缩缩,精神已经崩溃。天啊!——他的母亲!他自己的母亲——连同他们的全部家当全被扔在雨里。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注重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如形容汉妮•海耶的手“布满老茧”“粗糙”“饱经风霜”等,这不仅表现了她的吃苦耐劳,也强化了她创造美之后又毁灭美的悲剧力量。
B.小说对房东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精妙到位,如被长礼服裹得严严实实突出的肚子、爪子一样的手、冷笑等,形象地将其贪婪、狠心、毫无同情心的丑态暴露无遗。
C.小说对列兵着笔不多,但用意深远,作者特意展现了他身上的自由女神像的徽章、伤口处的绷带和美国政府颁发的勋章,当这些和其家庭不幸碰撞时,极具讽刺意味。
D.小说在后半部分详细展现了汉妮•海耶亲手毁坏自己的新厨房时的心理变化历程,从愤怒扭曲到矛盾痛苦,再到轻松释然,情感表达细腻有张力,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2)文中说“普勒斯顿夫人被汉妮•海耶对美的强烈欲望给震撼了”,请结合全文分析汉妮•海耶的力量来源。
(3)小说的主题往往具有多元化特征,请对本文主题加以概括分析。组卷:5引用:3难度:0.7
三、语言文字运用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行走在空旷而且广阔的田野之上,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踏实和安宁:那松软的泥土,注入我心中的,是正在蓬勃生长着的希望。这希望,如同那些刚刚探出头的小草一样,倔强而又调皮,正鼓动着我,太步地迈向那早已等候着我的一座座山脉。
田野之上的空气无比清新,如同天上的蔚蓝,总会带给我一个又一个惊喜。远处,不时地有老农们赶着牛车往自己的田地里送肥料。他们,仍然用自己积攒了一冬的农家肥,堆成一个又一个圆形的土丘。待到土地饥饿得张开口时,再把这些农家肥撒开。他们,用祖祖辈辈沿袭的耕作方式,细心地服侍着大地,就像服侍自己的亲人一样。
因为,老农们心里最清楚,你对土地用心,土地也会对你用情!那一望无际的田野,是他们最为心安的地方啊!
有了老农们的陪伴,冷寂了一个冬天的田野便不再孤单,仿佛也久久地沉浸在那无边的喜悦之中,连同那些小草,共同演奏着春天的交响乐!
(1)文中画横线句子两处使用了第二人称“你”,这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说明。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生动形象,请结合文段做简要赏析。组卷:21引用:5难度:0.7
四、作文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巴金先生在散文《灯》中写道:“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作家刘同《向着光亮那方》里有这样的话:“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愿你在自己存在的地方,成为一束光,照亮世界的一角。”
以上两则言论对我们的未来发展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23引用:9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