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 1.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其命名为2019-nCoV(右图为2019-nCoV结构模式图),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2019-nCoV的传播具有高传染性和高隐蔽性。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8
  • 2.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动植物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atthiasJakobSchleiden)和动物学家施旺(TheodorSchwann)最早提出,直到1858年,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才较完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引用:4难度:0.7
  • 3.在进行“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的探究实验中,先将黑藻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预处理培养,然后进行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4难度:0.7
  • 4.用纯驴皮熬成的阿胶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阿胶中含有钙、锌、镁、铜、锰等27种金属元素。其蛋白质水解产生18种以上氨基酸,与人参、鹿茸一起被誉为“中药三宝”。其滋补作用体现为: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再生和增强机体免疫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3难度:0.7
  • 5.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下列有关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3难度:0.8
  • 6.2022级高一1班的某位同学在学校食堂食用了如下早餐:一个水煮鸡蛋、一杯豆浆、两个肉包子、一小碟榨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7.肥胖患者应减少糖类的摄入,糖尿病患者也应该减少脂肪的摄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7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大题,总分60分。

  • 20.图甲为细胞部分结构和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A-E为细胞内结构,①-⑨为物质运输途径。

    (1)1972年,辛格和尼克尔森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该模型属于
     
    (填“概念”“物理”或“数学”)模型。脂质体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球形载药系统(结构如图丙所示)。可携带药物米托蒽醌(不易溶于水)进入肿癌细胞,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米托蒽醌应被包载在脂质体的
     
    处,以降低其毒副作用。
    (2)过程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
     
    的功能,此功能体现生物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该过程的某些降解产物可以被细胞重新利用,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中该过程会
     
    (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3)LDL是由胆固醇在人体血液中与磷脂和载脂蛋白结合形成的低密度脂蛋白颗粒(如图乙所示),与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相比,LDL中膜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是
     
    。细胞需要时,LDL中的载脂蛋白会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形成LDL受体复合物。然后该复合体进入细胞。该过程不仅体现了细胞膜的识别作用,还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组卷:2引用:1难度:0.6
  • 21.细胞内存在不同的机制确保蛋白质分选、转运至细胞的特定部位,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将每种蛋白质运送到特定目的地的过程总是与囊泡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1)据图可知,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有
     
    。囊泡等结构不是随意漂浮在细胞质基质中的,面是在由
     
    组成的细胞骨架上运输。高尔基体膜上的KDEL受体蛋白能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错误转运到高尔基体的驻留蛋白,并通过形成COPⅠ将驻留蛋白运回内质网并释放,KDEL受体蛋白与驻留蛋白的结合能力随pH升高而减弱,据此推测高尔基体内KDEL受体蛋白所在区域的pH比内质网的pH要
     
    (填“高”或“低”)。
    (2)为了研究溶酶体水解酶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常采用
     
    法,科学研究发现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与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运输的途径基本相同。溶酶体水解酶的合成、加工和运输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有
     
    ,最后进入溶酶体中。
    (3)细胞分泌物的分泌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分泌物合成后随即被排出,称为组成型分泌;另一种是分泌物形成后先暂时贮存在分泌颗粒中,待相关“信号”刺激影响时再分泌到细胞外,这种方式称为可调节型分泌。为探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思路:
    甲组在葡萄糖浓度为1.5g/L的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生理盐水配制),再加入胰岛B细胞;乙组在葡萄糖浓度为1.5g/L的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再加入等量的胰岛B细胞,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检测甲、乙两组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若甲、乙两组胰岛素含量相等,说明胰岛素的分泌方式为
     

    组卷:19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