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3-2014学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二(下)模块物理试卷(选修3-3)(1)

发布:2024/4/20 14:35:0

二、标题

  • 1.如图所示,一演示用的“永动机”转轮由5根轻杆和转轴构成,轻杆的末端装有用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叶片.轻推转轮后,进入热水的叶片因伸展而“划水”,推动转轮转动,离开热水后,叶片形状迅速恢复,转轮因此能较长时间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71引用:12难度:0.9
  • 2.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密封在气缸内,外界大气压强为p0.现对气缸缓慢加热,气体吸收热量Q后,体积由V1增大为V2.则在此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
    (选择“增大”、“不变”或“减小”),气体内能变化了

    组卷:386引用:11难度:0.5
  • 3.某同学在进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前,查阅数据手册得知:油酸的摩尔质量M=0.283kg•mol-1,密度ρ=0.895×103kg•m-3.若100滴油酸的体积为1mL,则1滴油酸所能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约是多少?(取NA=6.02×1023mol-1,球的体积V与直径D的关系为V=
    1
    6
    πD3,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组卷:68引用:6难度:0.7

三、标题

  •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组卷:27引用:8难度:0.7
  • 5.如图所示,一直立的气缸用一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汽缸内壁光滑且缸壁是导热的.开始活塞被固定,打开固定螺栓K,活塞上升,经过足够长时间后,活塞停在B点,则活塞停在B点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在该过程中,缸内气体
    (填“吸热”或“放热”).(设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已知AB=h,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

    组卷:37引用:10难度:0.5
  • 6.“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水立方游泳馆共有8条泳道的国际标准比赛用游泳池,游泳池长50m、宽25m、水深3m.设水的摩尔质量为M=1.8×10-2kg/mol,试估算该游泳池中水分子数.

    组卷:27引用:11难度:0.7

四、标题

  • 7.封闭在气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到状态D,其体积V与热力学温度T关系如图所示,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状态A的体积为V0,温度为T0,O,A,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1)由状态A到状态D过程中

    A.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B.气体体积增大,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减少
    C.气体温度升高,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都会增大
    D.气体密度不变
    (2)在上述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为5J,内能增加9J,则气体
    (选“吸收”或“放出”)热量
    J.
    (3)在状态D,该气体的密度为ρ,体积为2V0,则状态D的温度是多少?该气体的分子数为多少?

    组卷:27引用:3难度:0.5

五、标题

  • 8.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2难度:0.9
  • 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p1、V1)开始做等压膨胀变化到状态B(p1、V2),此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为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气体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组卷:17引用:1难度:0.9
  • 10.已知地球的半径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大气压强p0,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NA.请结合所提供的物理量估算出地球周围大气层空气的分子数
     

    组卷:8引用:1难度:0.9

六、标题

  •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42引用:2难度:0.7
  • 12.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按图所示的三种不同过程变化,其中表示等容变化的是
    (填“a→b”、“b→c“或“c→d'’),该过程中气体
    (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组卷:23引用:3难度:0.7

、标题

  • 38.以下有关热学内容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27引用:2难度:0.7
  • 3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初始状态A开始,按图中的箭头所示方向进行状态变化,最后又回到初始状态A,即A→B→C→A,这一过程称为一个循环.
    ①由A→B,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
     
    ;由B→C,气体的内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②根据分子动理论(等压变化的微观解释),简要分析C→A过程,压强不变的原因.

    组卷:5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