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六安九中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22 23:0:2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 1.默写。
    (1)《次北固山下》中描绘了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的壮景的诗句是:“
     
     
    ”。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描绘出南国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苦的气氛。
    (3)马致远被称为“秋思之祖”,《天净沙•秋思》中最能体现这一点并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4)《观沧海》中,“
     
     
    ”表现出草木的勃勃生机。
    (5)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用“
     
     
    ”描绘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醒了征人的思乡情绪。

    组卷:13引用:1难度:0.5
  •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打开语文课本,春天我们倾听鸟儿将kē 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呼朋引伴地唱出宛转的曲子;夏天一起感受荷叶荫蔽被雨打得qī 斜的红莲的母爱;秋天和史铁生一起怀恋母亲欣赏开得烂蔓的菊花;冬天和鲁迅一起去人迹 至的百草园捕鸟。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人迹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宛转”在文中的意思是:
     

    (4)这段文字运用了 
     
     
    修辞手法。
    (5)这学期我们阅读了《朝花夕拾》,请按要求写出相关的书名或标题。
    《朝花夕拾》原名叫A《
     
    》。我们通过阅读,了解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在书中,有描述作者与小动物为友的B《
     
    》;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C《
     
    》;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D《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与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组卷:10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55分)

  • 6.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学而不思则   
     

    者如斯夫    
     

    ③人不其忧    
     

    ④不亦乎?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
     
    的重要性;《雍也》中赞美了颜回的
     
    优秀品质。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给你的启示?

    组卷:6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55分)

  • 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ㅤㅤ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感受、见闻和想法吧?
    请以“我的新同学”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组卷:1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