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新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祭十二郎文》2021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4/20 14:35:0

文言文阅读

  • 1.阅读下面十至十一选段,完成下面问题。
          今吾使建中祭汝,(①
     
    )汝之(②
     
    )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③
     
    )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1)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④
     
    )不(⑤
     
    )其棺,(⑥
     
    )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⑦
     
    )之,其又何(⑧
     
    )!彼苍者天,(⑨
     
    )其有(⑩
     
    )!自今已往,吾(⑪
     
    )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颖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2)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⑫
     
    )!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②吊汝之与汝之乳母(
     

    ③则取以来(
     

    不凭其棺(
     

    ⑤敛不其棺(
     

    不临其穴(
     

    ⑦吾实之(
     

    ⑧其又何
     

    其有极(
     

    ⑩曷其有
     

    ⑪吾无意于人世矣(
     

    ⑫尚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②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3)对本部分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0段吊慰遗孤,为侄儿安排身后事,弥补自己的过失,告慰侄儿在天之灵。
    B.作者通过对侄儿的生、病、死、葬料理不到的沉痛自责,表现了失去侄儿后的痛惜之情,哀思深挚,读之使人回肠荡气,不能不为之悲戚不已。这是这篇祭文在情感力量上所达到的又一高潮。
    C.在经过这次精神上的打击之后,“我”已无意于人间富贵,只求在伊、颍河旁买上几顷地,把“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养大,希望他们成人,把“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养大,嫁出去,也就罢了。通过对自己心灰意冷的描述,又进一步加深了已有的哀痛。
    D.本部分直接抒情,最后以“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的问句作结,更进一步扩展和加深了作者的哀思。明知死后无知,还要如此提问,就使作者更加伤痛不已。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2.阅读课文四至九段,完成下面问题。
          去年,孟东野往,吾(①
     
    )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②
     
    )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③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④
     
    )而早世,如吾(⑤
     
    )衰者,(⑥
     
    )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⑦
     
    )死,而汝抱无涯之(⑧
     
    )也。”孰谓(⑨
     
    )少者(⑩
     
    )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⑪
     
    )乎?
          呜呼!其信然(⑫
     
    )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⑬
     
    )而(⑭
     
    )其(⑮
     
    )乎?汝之纯明(⑯
     
    )而不(⑰
     
    (⑱
     
    )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天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1)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⑲
     
    )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2)虽然(⑳
     
    ),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㉑
     
    )日益微,几何(㉒
     
    )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㉓
     
    无知(㉔
     
    ),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汝之子(㉕
     
    )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㉖
     
    )其成立(㉗
     
    )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3)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㉘
     
    )竟(㉙
     
    )此而(㉚
     
    )其生乎?(㉛
     
    )别有疾而至斯乎?
          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㉜
     
    )以应之耳。其然乎?其不然乎?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这一部分的核心内容是写十二郎之死。为什么文中还要回叙自己头一年给十二郎的信,以及自己身体衰病、子孙辈幼小等事?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少者强者而天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②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③“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3.阅读课文一至三段,完成下面问题。
          年、月、日,季父(①
     
    )愈闻汝丧之七日,(②
     
    )能衔哀(③
     
    (④
     
    (⑤
     
    ),使建中远具时(⑥
     
    )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⑦
     
    ),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1)中年兄(⑧
     
    )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2)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⑨
     
    )。(⑩
     
    )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⑪
     
    )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⑫  
     
    )言之(⑬
     
    )也。
          吾年十九,(⑭
     
    )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⑮
     
    )汝。又四年,吾往河阳(⑯
     
    )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3)明年(⑰
     
    ),丞相(⑱
     
    ),吾(⑲
     
    )汴州,汝不(⑳
     
    )来。是年,吾佐戎(㉑
     
    )徐州,使取汝者(㉒
     
    )行,吾又罢去(㉓
     
    ),汝又不果来。吾念汝(㉔
     
    )于(㉕
     
    ),东亦(㉖
     
    )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4)呜呼!孰谓(㉗
     
    )汝(㉘
     
    )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㉙
     
    )处。故舍汝而旅食(㉚
     
    )京师,以求斗斛之禄(㉛
     
    )。(㉜
     
    )知其如此,(㉝
     
    )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㉞
     
    )也。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下列各组句子直接表现叔侄“孤苦相依”的特殊感情的一组是
     

    ①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②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③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④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⑤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⑥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④⑤⑥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②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③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④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组卷:0引用:1难度:0.6
  •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杜纮字君章,起进士,为永年令。岁荒,民将他往,召谕父老曰:“令不能使汝必无行,若留,能使汝无饥。”皆喜听命。乃官给印券,使称贷于大家,约岁丰为督偿,于是咸得食,无徙者。明年稔,偿不愆素。神宗闻其材,用为大理详断官、检详枢密刑房,修《武经要略》。以职事对,帝翌日语宰相,嘉其论奏明白,未果用。纮每议狱,必傅经谊。又论:“天下囚应死,吏懦不行法,辄以疑谳。夫杀人而以疑谳,是纵民为杀之道也。请治妄谳者。”不从。擢刑部郎中。元秸初,为夏国母祭奠使。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他日,使至,请归复侵疆。纮逆之至馆,使欲入见有所陈,纮止之,答语颇不逊。纮曰:“国主设有请,必具表中,此大事也,朝廷肯以使人口语为可否乎?”随语连拄之,乃不敢言。知郓州。尝有揭帜城隅,著妖言其上,期为变,州民皆震。俄而草场白昼火,盖所揭一事也,民又益恐。或请大索城中,纮笑曰:“奸计正在是,冀因吾胶扰而发,奈何堕其术中?彼无能为也。”居无何,获盗,乃奸民为妖,如所揣,遂按诛之。徙知应天府,卒,年六十二。纮事兄纯礼甚备。在郓州闻讣,泣曰:“兄教我成立,今亡不得临,死不瞑矣。”适诣阙,迎其柩于都门,哀动行路。悉以奉钱给寡嫂,推其予恩,官其子若孙一人。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载与归,医视之。随竞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
    (选自《宋史•杜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夏人方修贡人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B.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天王吊礼甚厚/7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C.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D.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指在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的人,明清将进士分为三甲,即状元、榜眼、探花。
    B.神宗是庙号,是皇帝在庙中被供奉时所使用的名号,有别于用以褒贬善恶的谥号。
    C.夏指西夏,是曾与北宋对峙的政权,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喻之为“天狼”。
    D.知郓州即担任郓州知州,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纮体恤百姓,政绩卓著。境内发生饥荒,百姓纷纷准备逃亡,他采取措施帮助百姓渡过难关,因此受到皇帝提拔任用。
    B.杜纮审案严谨,执法严格。对于罪案,他结合经书的义理加以审决;对于因懦弱而未严格执法的官吏,他果断加以惩治。
    C.杜纮义正辞严,不畏强势。面对索要疆土的无理要求,他毫不退让,据理予以严厉驳斥,使得西夏使者不再敢于提及此事。
    D.杜纮感念兄恩,重视亲情。他铭记兄长教诲自己成人立身的恩德,侍奉兄长礼节周备,在兄长去世之后悉心照顾其家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奸计正在是,冀因吾胶扰而发,奈何堕其术中?彼无能为也。
    ②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扫,医视之。

    组卷:5引用:3难度:0.5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
          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
          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涂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
    B.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涂/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
    C.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涂/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
    D.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涂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开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天圣”就是年号。
    B.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中试者称为“状元”。
    C.“登科”,唐制,考中进士称及第,经吏部复试,取中后授予官职,方称登科。后代凡应试得中统称登科。
    D.“忧”指遭逢父母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
    B.雍丘县有百姓死在狱中,县官报告说是因病而死。开封府多次派人处理都没能查明真相,而苏涣去后,便为其洗雪了冤情。
    C.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因畏惧苏涣,称病辞职,让他的儿子来接替自己。苏涣认为张宗的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
    D.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遗事,交给苏辙,苏辙又补充了他所听到的伯父言谈,写成这篇墓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②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组卷:0引用:1难度:0.5

二、句子默写

  • 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韩愈哀叹自己未老先衰、体弱多病的名句是“吾年未四十,
     
    ”。
    (2)韩愈说自己很快就会随着老成而死去的名句是“死而有知,
     
    ?其无知,悲不几时,
     
    ”。

    组卷:0引用:1难度:0.5

三、选择题

  • 7.下列对课文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8

四、其他

  • 8.解释重要词句。
    (少而强者)
     

    (成立)
     

    (比)
     

    (往往)
     

    组卷:1引用:1难度:0.8
  • 9.解释重要词句。
    (苍苍者)
     

    (动摇者)
     

    (志气)
     

    (几何)
     

    组卷:1引用:1难度:0.8
  • 10.解释重要词句。
    (耿兰)
     

    (宜业其家)
     

    (诚)
     

    (虽然)
     

    组卷:1引用:1难度:0.8
  • 11.解释重要词句。
    (信然)
     

    (嗣)
     

    (纯明)
     

    (不克蒙其泽)
     

    组卷:0引用:1难度:0.8
  • 12.解释重要词句。
    (视茫茫)
     

    (苍苍)
     

    (诸父)
     

    (抱无涯之戚)
     

    组卷:1引用:1难度:0.8

四、其他

  • 35.判断下列成语运用是否正确。
    (1)这群热心的义工,长久以来照顾着这些零丁孤苦的老人,让他们衣食无缺。(
     

    (2)晏殊的《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描写的是相思之苦,最知名的当属最后两句:“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3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闻汝
     

    时羞之
     

     
    )(
     

    南方(
     

    州(
     

    取其
     

    丞相
     

     

    去(
     

    之禄(
     

    之公(
     

    不凭其棺(
     

    不临其穴(
     

    伊、之上(
     

     

    组卷:0引用:2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