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西钦州市直初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
1.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组卷:208引用:6难度:0.9 -
2.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45引用:2难度:0.5 -
3.“新冠”重症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来为其提供氧气,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197引用:12难度:0.5 -
4.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组卷:633引用:69难度:0.9 -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组卷:54引用:8难度:0.9 -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组卷:34引用:4难度:0.6 -
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组卷:117引用:4难度:0.6 -
9.下列有关氧气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507引用:10难度:0.8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
28.45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操作】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贴有保护膜且足量的暖宝宝固定在玻璃管内壁,玻璃管的容积是200mL,水100mL,打开电源,电极与水的接触部位产生大量气泡,注射器的活塞从最下端移动到150mL刻度处,关闭电源,按动铁丝A,将固定在铁丝A下端的保护膜从暖宝宝上撕掉(忽略减少水的体积、暖宝宝的体积和气体的溶解,空气中O2体积分数按20%算)。
【资料】暖宝宝的的发热原理:将暖宝宝一面的保护膜撕掉后,暖宝宝中的铁屑接触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并放热。
【问题】
(1)电解水时会加入少量硫酸钠,其目的是
(2)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3)实验时电解水产生气体的总体积是
(4)有人提议用红磷燃烧代替暖宝宝来消耗装置中的氧气。你觉得该方案是否可行
(5)当观察到注射器活塞不再往下移动或者
(6)最终,注射器活塞(无摩擦)理论上应停留在
(7)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的体积比,如果最终装置中有4n个氮气分子,则含氢气分子个数是组卷:30引用:2难度:0.6
五、计算题(共6分。)
-
29.随着人类现代化程度迅速提高,温室气体(CO2)排放日益增加,为降低温室气体含量,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新型的“人造树叶”。假设每1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880g并转化为乙醇(C2H5OH),对应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
C2H5OH+3O2.请回答:一定条件
(1)写出该研究的一点意义
(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4g CO2,则一升“人造树叶”一天吸收的CO2相当于
(3)1升“人造树叶”工作一个月(按30天计)可得到乙醇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组卷:301引用:7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