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新时代呼唤坚定的文化自信。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纷发展历程、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民族标识,其历史源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气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情怀,“jū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震hàn人心,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坚持不懈地奋斗。
          _____,_____,_____,_____。新时代,人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接受审美熏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rónɡ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景仰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继续huàn发生命力,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强大助力。
    (1)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bīnɡ)纷
    B.内(hán)
    C.(yuān)源
    D.贫(jiàn)
    (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汉字。
     
    躬尽瘁
    震hàn
     

    róng
     

    huàn
     

    (3)文段中画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呼唤
    B.坚持不懈
    C.熏陶
    D.景仰
    (4)将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我们需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时代价值
    ②汲取其中适应时代发展的道德精髓
    ③在当今经济社会深刻发展变革、价值观念多元多样的形势下
    ④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④①
    D.①③②④

    组卷:10引用:1难度:0.7
  •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处身流量时代,有的人难以自控,被眼花缭乱的信息推着走,①迷失于虑拟场景。②走马观花式的网上阅读,少有思维的深潜,读者的感觉似乎很③丰盈,但实质上多是视觉层面的愉悦,所获取的信息是④干瘪的。⑤这样下去,无益于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
          流量时代□究竟该怎样成就更好的阅读□一方面□离不开读者的坚守□另一方面,也要建构良好的阅读环境。因此,不管时代在快速发展,⑥我们还是需要优质的实体书店。实体书店的存在,仿佛一盏盏明灯,可以照亮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
    (1)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中①“迷失”是一个名词,在这里的意思是“迷惑弄错,分辨不清”。
    B.文段中②“走马观花”比喻观察事物不细致,在此带有否定的情感,它是贬义词。
    C.文段中③“丰盈”与④“干瘪”意义完全相反,互为反义词。
    D.文段中⑤“这样”和⑥“我们”都是代词,分别是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
    (2)文段中四个□处的标点符号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
    B.:
    C.,
    D.,
    (3)画波浪线句有语病,请依据文段,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组卷:21引用:1难度:0.3
  • 3.小聪在制作卡片时遗漏了部分内容,请你补全。
    文学常识积累卡片(一)
    序号 要点
    《论语》是
     
     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曹操,字孟德,
     
    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诗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是南宋诗人
     
    所作的一首绝句,诗人借风雨梦境抒发了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之心。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之别,像舍妹、鄙人等是
     

    组卷:17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满分45分)

  • 10.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高考那年      ①那年夏天,我高中班主任往村部给我传达高考分数:我的总分与最低录取分数线差两分——我落榜了。我痛哭不已,跌跌撞撞走回了家。
          ②到家时,母亲正在门口等我,我抽噎着上前,说:“妈,我想复读一年,我不甘心!”母亲明白了大半,擦去我脸上的泪,说:“闺女,有志气就好,不管复读多少钱,妈供你!”
          ③我家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复读,意味着往父母肩上压担子。
          ④第二天早上,田头小路坑坑洼洼,母亲前边车把挂着个筐,后边驮着我,往三姨姥家去。筐里装的,是母亲清早从树上摘的青黄甜杏,我们全家人一个都没舍得吃。
          ⑤到三姨姥家时,母亲赔着笑脸,先说新下来的杏,送给您尝尝,然后边陪三姨姥聊天,边帮她纳鞋底儿,等说得她老人家高兴了,才渐渐说明来意。我一刻也不敢抬头,怕听到三姨姥说“不”。三姨姥很善良,拿出一沓纸票,数出八十元钱,借给了我们。
          ⑥第二天清早,母亲又登上梯子,在杏树上一个个挑拣,又摘了一筐杏,驮我去二姨姥家。半路上,天边卷来几朵乌云,一阵凉风吹过,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雨幕里,母亲没看清前边的土洼道,连人带车翻倒了。她的一只腿被车紧紧压住,在我的帮助下才挣扎着站起身。望着压瘪了的柳条筐、摔得泥球球一样的杏,再看看母亲肿得高高的脚脖子,我的泪水伴着雨水,滂沱而下。我说:“妈,我不复读了,我去学绣花!”哪知母亲正色道:“傻孩子,不学习哪有出路?遇到点坎儿咋能打退堂鼓?”然后一瘸一拐到路边折几根柳枝,把摔坏的筐重新修补好,又让我把没摔烂的杏捡到筐里,到水洼洗干净,我们就又上路了。
          ⑦就这样,大舅爷家、二叔家、三叔家、四娘家……那个夏天,一瘸一拐的母亲把树上能摘的杏都摘了,把亲戚家都走遍了,终于凑齐了我的两千元钱复读费。
          ⑧这以后,我家的日子更艰难了。为了节省钱,父亲母亲每天只吃两顿饭,而且顿顿高粱米饭、苞米面大饼子就咸菜。终于有一天,母亲昏倒在了田里,我听说后,搭拖拉机赶回家,望着母亲骨瘦如柴的身子,蜡黄憔悴的脸,我的心被鞭子抽了一样难受。可母亲说:“闺女,这点坎儿咱能挺过去。”那一刻,我异常郑重地说:“妈,我懂了。”
          ⑨那年,我不负父母期望,考上一所师范学校,成了村里第一个跳出龙门的“鲤鱼”。
          ⑩白驹过隙,时光荏苒。如今,八十岁的母亲已儿孙满堂,那棵老杏树也更枝繁叶茂。每到夏风暖暖,黄杏挂枝的季节,我常想起这段苦涩厚重的往事。
    (1)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母亲的性格特点。(答出两点即可)
    (3)文中多次提到“杏”,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组卷:7引用:1难度:0.5

三、作文(满分45分)

  • 11.阳光,是奔跑的方向;奔跑,是青春的激扬。朝向阳光,灵魂不会坠入黑暗;努力奔跑,生命始终一路芬芳。
    请以《朝着阳光奔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记事要清楚、完整,写人要体现人物的特点。
    ②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恰当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组卷: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