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第十四届“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江苏赛区)初赛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国际冰川专家最近指出,喜马拉雅山冰川按现在的消融速度,至2035年将全部融化殆尽.与这种现象密切相关的气体是( )
组卷:19引用:10难度:0.9 -
2.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O
2H2↑+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激光(TiO2)组卷:165引用:30难度:0.7 -
3.“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进入世界领先水平.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X表示)和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X=N2↑+4H2O,则肼(X)的化学式为( )
组卷:70引用:72难度:0.5 -
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液面读数为79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70mL,则该生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 )
组卷:197引用:18难度:0.7 -
5.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1)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CuO粉末
(2)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2
(3)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稀硫酸溶液
(4)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2℃
(5)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为6.6mL.组卷:42引用:1难度:0.9 -
6.有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只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放在两支试管内加热.下列有关放出氧气的质量(g)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图中a是纯氯酸钾的曲线,b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曲线)中正确的是( )
组卷:223引用:9难度:0.7 -
7.溶液中存在有五种离子,其中各离子个数比Cl-:SO42-:Fe3+:K+:M=2:3:1:3:1,则M为( )
组卷:303引用:4难度:0.5 -
8.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14难度:0.9 -
9.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物质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火碱液 pH 3 9 7 10 13 组卷:34引用:11难度:0.7 -
10.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组卷:309引用:82难度:0.7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2分):
-
31.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在图中均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83.4g;③准确称得6g纯碱样品放入容器b中;④打开分液漏斗a的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85.6g。试回答:
(1)若④⑤两步的实验操作太快,则会导致测定结果
(2)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3)若没有C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
(4)E装置的作用是
(5)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出纯碱样品Na2CO3的质量分数为组卷:161引用:25难度:0.1
五、计算题(本题1小题,共7分):
-
32.某学生在实验室里分析一种由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组成的混合物。他先称取m g此混合物倒入某容器,然后加入245g10%的稀硫酸,结果恰好完全反应,收集到8.8g气体;再取相同质量的该混合物配成405.2g溶液,加入一定质量的熟石灰后也恰好完全反应。求:
(1)该混合物的组成和m值;
(2)405.2g该混合物溶液与熟石灰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组卷:45引用:2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