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广西南宁三中初中部青秀校区八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

发布:2024/11/11 7:30:2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 1.下列典故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36引用:56难度:0.9
  • 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69引用:6难度:0.7
  •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组卷:62引用:2难度:0.8
  • 4.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组卷:216引用:53难度:0.9
  • 5.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37引用:5难度:0.7
  • 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2难度:0.7
  • 7.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组卷:82引用:16难度:0.5
  • 8.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80引用:2难度:0.6
  •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76引用:3难度:0.6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表达式2分,其余1分,共29分)

  • 27.某兴趣小组对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
    编号 KClO3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 mL O2所需时间/s
    实验1 5 - - 171
    实验2 5 MnO2 0.5 49
    实验3 5 Fe2O3 0.5 58
    实验4 5 KCl 0.5 154
    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
     

    (2)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
     

    (3)写出KCl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
     
    (选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50mL 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 s,解释原因:
     

    (5)要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 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
     

    (6)某同学探究“氧化铁末是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①他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一药匙氧化铁粉末,然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气体导出通入水中比较产生气泡的快慢,发现加入氧化铁粉末的试管中反应较快。
    ②将反应较快的试管内固体过滤出来,洗涤、烘干、称量。
    ③用称量后的固体重复步骤①的实验,现象与步骤①的完全相同。
    步骤③的实验目的
     
    。该学生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已证明氧化铁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老师认为该同学的实验还缺少一个关键步骤,请指出来
     
    。补充上述所缺的实验步骤后可得出结论:氧化铁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起
     
    作用。

    组卷:199引用:3难度:0.5
  • 28.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课外实验,利用下列装置来探究磷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变化情况。
    【提出问题】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平底烧瓶内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猜想假设】
    猜想①:有氧气剩余;猜想②: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也被点燃。

    (1)激光笔的作用是
     

    (2)实验过程中,刚开始即使用激光笔照射,燃烧匙内的白磷也不会燃烧的原因是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如下:
    (3)结论1:猜想
     
    正确。
    结论2: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选择
     
    (填“红磷”或“白磷”)更合适,理由是
     

    【拓展延伸】如图2是该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氧气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图。
    (4)在图2中
     
    (填“A、B、C、D、E”)点时红磷燃烧熄灭,请你解释曲线DE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DE段
     

    组卷:9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