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海南中学九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7/3 8:0:9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
1.椰海中学举行以“心怀梦想,努力拼搏”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活动一:品赏墨香之美,抒发理想抱负】
完成下面小题。
(1)你班想挑选两幅书法作品参加此次主题书法比赛,已选中了一幅,请你根据“书体一致”的原则,从备选书法作品中再选一幅,将字母序号及其书体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选中作品:
备选作品:
现选作品:
(填序号)
书体:
(2)请用简化楷体,按现代汉语书写顺序,将选中的两幅书法作品的内容正确、工整、规范地写在米字格内。组卷:14引用:2难度:0.6 -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ㅤㅤ欣赏一座古祠,犹如穿越一段历史长廊;会晤一座古祠。犹如 línɡ听一位长者的心声。祠堂是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更是世人存放乡愁的博物馆,是安放灵魂的栖息地。在海口,有这么一座古祠,祠内奉祀着李德裕、李刚、赵鼎、李光、胡铨的灵牌灵位,该祠所在的院子里立有他们的塑像,形象逼真,_______(A.惟妙惟肖 B.栩栩如生),这座祠就是五公祠。
ㅤㅤ到了五公祠,祠内鸡蛋花随细雨飘落,零散的古石碑被岁月侵蚀。,向世人诉说自己的久远。随之,一幢两层的小楼映入眼帘,第一层牌匾上刻着“五公祠”三字,而在屋檐的牌匾上,“海南第一楼”格外醒目。之所以被称为“海南第一楼”,既无关外观,也无关历史,而是因为这里奉祀的五位先贤心怀家国,忧国忧民,_______(A.正气凛然 B.义薄云天),身处逆境却失意不失志,促进了海南经济文化的发展。
ㅤㅤ敬仰与怀念,是海南人对五公祠最深沉的情感。五位先贤,他们如腊梅,以不屈之志倾吐芬芳;他们似航船,以勇武之力破浪前行;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línɡ听
侵蚀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将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写在横线上。
(4)仿照第③段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前后连贯。组卷:6引用:2难度:0.6 -
3.在横线上默写古诗文原句。
(1)
(2)无可奈何花落去,
(3)
(4)凄神寒骨,
(5)《雁门太守行》中,诗人借用典故,称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句子是: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的茅屋因秋风而破,他却心念贫寒读书人,有着“组卷:5引用:2难度:0.5
三、思辨与探究(10分)
-
9.阅读下面的文章和链接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人工智能,如何妙笔“生”画ㅤㅤ①不用画笔、颜料,输入一段描述性文字,计算机就能自动解析,生成相应的画作。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人工智能绘画的展示令观众惊叹。
ㅤㅤ②人工智能绘画是一个从文本到图像的生成过程,输入一段话,生成一幅画,本质是计算。简要地说,计算机通过大量学习,能识别特定图片元素和文本之间的关联。同理,人工智能程序在收到“语言描述”指令后,可以根据自身的算法还原出图像。
ㅤㅤ③设定计算机程序作画的想法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艺术家开发了操作机械臂的电脑程序,让机械臂按照指令在画纸上作画。近些年,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科研人员尝试设计自动作图的计算机程序。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工智能“画”出的作品普遍不够好,往往只是一些模糊的图像元素的组合,还称不上是完整的画。
ㅤㅤ④今年以来,人工智能画技迅速“进化”。谈及技术突破原因,百度文心一格总架构师肖欣延认为,这是预训练大模型的兴起、大数据的训练和扩散模型的出现3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ㅤㅤ⑤具体来说,预训练大模型增强了人工智能的通用性,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的新基座;大数据的训练中,通过在众多高性能GPU(图形处理器)算力资源中进行并行学习,计算机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数据学习。近年来,几乎所有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都受益于这两方面的进展。而对人工智能绘画来说,扩散模型的出现至关重要。
ㅤㅤ⑥扩散模型的原理是,通过人为逐步添加噪声,让图像逐渐变“模糊”,再不断学习去噪过程,如此人工智能就能从完全是噪声的图片中逐渐还原出清晰的图片,即“画”出图像。扩散模型让人工智能绘画技术实现跨越,不仅作画质量快速提升,生成时间也缩短到几秒钟。
ㅤㅤ⑦如今,不仅一些职业插画师尝试用人工智能绘画程序辅助作画、激发灵感,许多没有绘画基础的用户也开始尝鲜,并“晒”在社交平台上。大量需求的涌现也加速了技术的更新迭代。“用人工智能绘画的人越多,算法就越能理解输入的描述文本,画作质量就越高。”肖欣延表示,当前人工智能绘画水平与今年初相比,已经有很大进步。
ㅤㅤ⑧不过,目前的人工智能绘画技术并不完美。首先,可控性仍然不高,即计算机不能很好理解人类指令的含义,即便是输入“画两个苹果,左边红色,右边绿色”这样的简单描述,生成的图像也可能有很大偏差;其次,细节呈现能力还不够。比如,对空间、透视和光影的刻画就很不如意。
ㅤㅤ⑨人工智能绘画工具,像摄影术的发明一样,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介质和可能。20世纪前后,照相技术让传统肖像画失去市场,促使一些画家向非写实方向创新。可以预想,将来绘画中一些繁琐、重复性的工作可能由计算机完成,创作者能腾出更多时间去构思想法与创意,调整构图、色彩、光影氛围等。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或许能激发画家创作出别开生面的作品。
ㅤㅤ⑩由于人工智能绘画发展刚刚起步,技术发展也引发关于版权、内容把控等问题的争议。比如,有人认为,未经授权人工智能画作模仿原画的内容、构图和风格等,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有违法嫌疑。也有人认为,“机器学习”过程是一种类人化的创作行为,同样体现了创造者的思想和劳动,应当获得版权保护。此外,还有人担忧,人工智能绘画技术若被滥用,可能滋生暴力等令人不适的图像。面对新技术发展,有必要前瞻潜在的风险,只有守住法律和伦理底线,技术进步才能更好地造福社会。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链接材料一】
ㅤㅤ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曾毅说:在进行人工智能应用的时候,我们关注它的伦理问题、治理问题,目的并不是阻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恰恰是保障人工智能稳健健康发展。如果在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的时候没有进行伦理审查及治理,人工智能这项技术是很有可能野蛮生长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在发展的同时伦理先行,建立相对完善的治理体系,保障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使用能够稳健。
(摘自央视新闻客户端)【链接材料二】
ㅤㅤ我们可以把人工智能的绘画作为启发自己灵感创意的一把钥匙,还可以用这种新的工具来展示自己的创意。现在的人工智能绘画程序,已经可以通过文字描述生成绘画,但正如有了相机并不等于就会摄影一样,要想用它创作理想的作品,创作者的审美素养仍非常关键。作为绘画创作者,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利用这种创作工具。毋庸置疑,人工智能技术极大地提升了艺术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丰富了艺术的形式与创作工具。由Google开发的AutoDraw即是利用AI算法对艺术家的草图的自动加工与制作,作曲家、诗人、画家等可依靠它来完成基本输出,然后进行扩展与完善。这极大地提高了艺术创作的效率,也意味着开拓出人机合作进行艺术创作的新路径。
(摘自《光明日报》)(1)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分析选文第④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画技迅速“进化”。
(2)选文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链接材料一】和选文谈谈如何防范人工智能给绘画技术带来的潜在危险。
(4)【链接材料二】和选文第⑨段都选用了相似的材料,所起的作用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体特征说说你的看法。组卷:9引用:2难度:0.3
四、写作与表达(50分)
-
1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ㅤㅤ北京大学2022年开学典礼,一首《孤勇者》惊艳全场!2022年在校园内传唱度最高的一首歌无疑是《孤勇者》,甚至被评为校园神曲。
ㅤㅤ而被问及为何那么喜欢这首歌时?回答是它唱出了平凡人的心声:
ㅤㅤ“孤勇者”是努力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妈妈——“她曾经忙得生病晕倒过,但她依旧站起来、挺起来,迎接新的生活”;
ㅤㅤ“孤勇者”是平凡英雄,是勇敢冲向前的缉毒警察——“他们身处黑暗,却做着发光的事”;“孤勇者”是英勇无畏的消防员——“他们是在烈火中与时间拼速度的人,个个都是无畏的战士”;“孤勇者”是疫情中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他们犹如一束束温暖的光”。
ㅤㅤ……
ㅤㅤ这首风靡在大街小巷孩童嘴里的流行歌曲,从大学生口中唱出,又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面对不确定的生活,我们是否仍能保持初心,用一腔孤勇去面对种种打击和挫折,不畏艰难、勇毅前行,成为生活的强者。
ㅤㅤ阅读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悟?请任选一题作文。
(1)请你从上述材料提取观点或主题,结合自身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2)生活中,一些平凡的人物往往并不平凡。他们铸就了一个个大写的“人”,赢得了成千上万的人的尊重。这些“小人物”带给我们感动,他们身上反映出来的普通中国人的美德,让我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请自拟题目给一个让你感动的人物写一封信,表达你内心的敬意。
(3)倘若有一天,即将参加中考的你偶遇了高三时的你并且和那时的自己有一天的相处时间,你们之间会说什么样的话?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你展开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
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凡涉及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代替;
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组卷:7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