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八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11/26 23:0: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278引用:45难度:0.9
  • 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①氢气用作燃料②氧气用于气焊③干冰用作制冷剂④明矾用于净水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⑥氦气用作保护气

    组卷:32引用:5难度:0.6
  • 3.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组卷:1653引用:96难度:0.9
  • 4.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组卷:968引用:75难度:0.9
  • 5.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我省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组卷:54引用:73难度:0.9
  • 6.“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3难度:0.7
  • 7.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组卷:26引用:1难度:0.6
  • 8.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操作有:①加热;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试管中装入药品;④当有连续气泡时用排水法收集;⑤实验完毕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⑥熄灭酒精灯;⑦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正确顺序是(  )

    组卷:786引用:49难度:0.7

二、填空题(共40分,除反应表达式2分外,其余每空1分,有注明的除外)

  • 25.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实验过程1)甲组同学使用图1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加入药品,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
     

    ⑤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问题提出)(1)请将上述实验步骤填充完整。
    (2)有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小于7%时,红磷就无法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值相比
     
    (填“偏高”或“偏低”)。
    (实验改进1)
    (查阅资料)铁生锈原理:铁和氧气、水反应生成红色物质(铁锈)。
    Ⅰ、乙小组同学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图2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已知:装置中的食盐水和活性炭的作用是加速铁生锈)
    Ⅱ、8分钟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 烧杯内蒸馏水 烧杯内剩余蒸馏水
    131.0mL 90.0mL 63.6mL
    (交流表达)(1)铁生锈是一个复杂过程,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化学式:Fe(OH)2],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改进试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消耗的水的体积忽略不计,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反思)与燃烧红磷法相比,乙小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
     

    (实验再改进)在乙组实验的基础上,丙组同学设计了图3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实验过程2)
    步骤1:在注射器中装有足量铁粉、活性炭粉的浸有食盐水的纸袋,封闭。
    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当
     
    ,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
    5

    组卷:49引用:3难度:0.5
  • 26.关于催化剂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题展开了任务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变化
    B.在化学反应前后状态不发生变化
    C.没有催化剂反应不能发生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任务二】探究催化剂
    (2)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分别量取5mL 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铜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的现象:
     
    ②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时,重新加入
     
    ,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③将实验②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 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实验结论:
     

    【任务三】探究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分别取10mL 5%过氧化氢溶液、1g二氧化锰、1g氧化铜,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与催化剂完全接触,测得相同条件下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2所示。

    (3)对比分析图2中的
     
    (填字母)点,可知
     
    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4)兴趣小组同学继续探究,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压强传感器测不同质量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在8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了0.03g、0.06g、0.08g、0.12g、0.24g二氧化锰。测得容器内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请观察图,回答问题:

    根据图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一定范围内,二氧化锰用量越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越快
    b.反应容器的气密性,对实验所测数据的精确度有影响
    c.称量的二氢化锰质量的精确度对实验装置中最终的压强大小没有影响
    (5)催化剂用氧化铜和二氧化锰,或用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只是使上述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不同,而完全反应后装置内压强相同的原因是
     

    组卷:36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