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8-2019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三中九年级(上)入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运用(28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56引用:1难度:0.9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50引用:1难度:0.9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86引用:1难度:0.8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95引用:1难度:0.9

二、阅读理解(42分)

  • 11.现代文阅读。
    笔墨童年
    余秋雨
          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这是我的起点。
    (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②老师抱我洗去墨迹。
     

    ④乡人敬惜字纸。
    (2)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①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②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提示:从词语的角度)
    (3)文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4)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这句话的理解。

    组卷:310引用:18难度:0.1

三、写作表达(50分)

  • 12.在你的生命中,一定有那么一棵树:或在窗前,给你带来夏的清凉与秋的金黄;或在远方,唤起你的乡愁与梦想;或在名人笔下,演绎出曲折动人的故事,引发你的情思与遐想。在你的生命中,一定有那么一棵树,呵护你,陪伴你,指引你。或许,你也是一棵树……
    请以“有那么一棵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②不要套作和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④内容具体,感情真挚,不少于600字。

    组卷:7引用:1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