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京华梅岭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19 9:0:8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星期天,小华同学在家看妈妈做油炸薯条时,发现有些薯条炸焦了,爱动脑筋的他联想到平时在水中煮食物时,只要水不干,食物就不会焦,他认为可能是油沸腾时的温度比水高,所以容易把食物炸焦。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小华的认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

    组卷:222引用:10难度:0.9
  • 2.医生为心脏病患者诊断时,常用听诊器听患者的心跳。使用听诊器是为了(  )

    组卷:288引用:7难度:0.9
  • 3.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38引用:81难度:0.9
  • 4.以下活动中,能用来探究影响声音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组卷:702引用:17难度:0.7
  • 5.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就开始计时,而不能听到枪声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  )

    组卷:72引用:19难度:0.9
  • 6.下列实验活动,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

    组卷:31引用:2难度:0.8
  • 7.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1引用:2难度:0.7
  • 8.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组卷:151引用:18难度:0.8
  • 9.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323引用:18难度:0.7
  • 10.在寒冷的北方,池塘冰面上的空气温度为-10℃,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恰好为0℃的是(  )

    组卷:152引用:12难度:0.9
  • 1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组卷:114引用:5难度:0.7
  • 12.如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192引用:17难度:0.9

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 36.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
    (1)①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A/B),在固定B的位置时
    (需要/不需要)点燃酒精灯;调整好器材,用酒精灯加热,在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计时,小明每隔1min观察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直至水沸腾并持续4min后停止读数,将所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时间/min 0 1 2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②小明观察到:第6min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应为图乙中
    图(C/D);
    (2)当水沸腾时,水的温度
    (上升/不变/下降),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主要成分应该是
    (空气/水蒸气/二氧化碳);
    (3)水沸腾后,水面上出现大量“白气”。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出现“白气”会比停止加热前
    (多/少)一些。

    组卷:33引用:2难度:0.5
  • 37.阅读回答问题。
    声音与温度声音是发声体以声波的形式所进行的能量传播。一般来说,声音传播的距离大或是速度慢,能量消耗就大,倘若声波的能量全部消耗在传播途中或是声波改变方向,人的耳朵就听不到声音了。而声音传播的速度与弹性介质的种类和状况关系极大,通常说的声速每秒340米,其传播介质是15℃的标准空气。事实上,我们身边的空气是不可能“标准”的,它的状况与各种气象要素的组合(也就是天气的状况)密不可分。
    研究表明,声音的传播速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近地层中,当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时,声音的传播速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声音的射线就会向上弯曲(俗称“声音起飞了”);反之,当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声音的传播速度就会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声波射线呈向下弯曲状,给人的听觉就是“声音在下沉”。
    在阴雨天气的白天,空气温度相对较低,越靠近地面,空气温度越高,声音的射线向空中弯曲,因而地面上的人就不容易听到远处的声音。在天气晴朗时的傍晚,太阳落山以后,地面热量开始向空中辐射,使得在一定范围内,空气温度随着高度增高而上升,声音射线向下方弯曲,声能多半沿地面传播,能量损失小,人耳便容易听到声音,我国民间总结出的“火车叫得响,天气准是好”,便和这一规律不谋而合。基层气象工作者还把夏日傍晚的雷声大小,作为天气预报的辅助指标。
    (1)声音在2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
    340m/s(大于/等于/小于);
    (2)声音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声能
    (逐渐增强/逐渐减弱/保持不变);
    (3)声音在
    (雨天/晴天)更易传播;
    (4)夏季的中午,水泥、柏油路面的温度很高,相比之下,空气温度就显得较低,此时声音的射线向
    弯曲(地面/空中)。

    组卷:101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