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文教育的一种形式,文学教育往往创重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情感共鸣与创造能力,是一种富有情感的知识传递。在叶圣陶先生看来,“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正因如此,文学教育应当饱含真情实感,是一种能够唤起人的审美意识和情感共情能力的教育。它是一种对生活与社会现实的理性认知,更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碰撞、激发、佐证的过程。
          叶圣陶先生在探讨文学创作时曾坦言:文学是人生的表现,而人则可以借助文学得以更好地认识人生,继而提升自身的人格境界。在他看来,文学教育可以让学生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还可以澡雪精神,培养学生的直觉、感情和想象。两方面的功用则共同指向对理想人格的塑造。
          文学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指向人的精神领域,以定构高尚、和谐的精神世界为大任。这种对人的心灵世界的关怀,虽然从其实践过程来看是内隐性的,但要实现这一心灵关怀,则需要借助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来达成。正如鲁迅先生以刀笔刻画出“铁屋子”般的旧社会,以其比喻国家四分五裂、民族陷于危亡、民众麻木不仁的社会现实,进而对千百年来禁锢国民的封建文化进行批判,意图带给人震撼的情感反应,达到唤起民众的社会功用。这种经由文学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与历史文化,所带来的教育效果均指向审美,指向振兴中华民族精神层面的共情。
          人文素养它的内涵更为丰富,涵盖了情感道德、语言能力、精神领恰等方面。这些元素的平衡和协调发展,对人的审美及共情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文学教育恰巧可以完成对人文素养潜移默化的培育。人自出生以来就有喜怒哀乐,更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人性渴求。这种渴求一旦在文学中找到对应的触动,人心中的柔软之处、温暖之处等都能得到情感的安抚。恰如王国维先生所说的,胸中恍惚不可捉摸之意境,借由文学艺术得以发挥,进而收获难以比拟的心灵满足。这种心灵满足想要在文学教育中实现,就应如朱自清先生所主张的,进入文学的世界,想文学人物之所想,感他们之所感,要把自己摆进去。如此,才能经由文学世界中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走向主体审美与情感共鸣。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新浪潮风起云汤,文学教育势必要发挥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教育特点,不仅要关注人与社会、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更要关注人与自身精神世界如何自洽。文学负载着深沉的生命意识与使命感,历来以构筑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塑造人的品格而存在。文学教育从根本上而言,旨在提高个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共情能力,任何时候都应该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摘自《文学教育重在培养健康人格》《光明日报》2022年4月,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饱含真情实感的文学教育,兼具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审美鉴赏、情感共鸣与创造能力。
    B.文学教育能够唤起人的审美意识和情感共情能力,所以在叶圣陶先生看来,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
    C.文学教育,可以澡雪精神,让学生获得生活所需的知识,指向对理想人格的塑造,是一种人生的表现形式。
    D.通过内隐性的实践,借助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文学教育能实现对人的心灵世界的关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从多个方面对文学教育进行了诠释,并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语句进行佐证。
    B.鲁迅刻画“铁屋子”以唤民众之例,论证文学作品中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作用。
    C.文章例举朱自清的主张,巧妙衔接了上下文,这与王国维先生的思想形成了类比。
    D.文章末段指出了在新形势下的文学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认识独到深刻有见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所具有的人性光辉,可以让读者共情,这对塑造理想的人格具有辅助性作用。
    B.人柔软的心灵要得到情感安抚与慰藉,就必须在文学中找到对应的触动,才能收获难以比拟的心灵满足。
    C.读一首诗歌,做到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想诗人之所想,感诗人之所感,这有利于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
    D.文学教育,让其知识性与价值性统一,关注人与社会、技术、自身精神世界的关系,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组卷:4引用:1难度:0.5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统计显示,俄罗斯的马铃薯、大豆、向日葵等也是外国种子占主导。如果欧美制裁俄罗斯种子,首先意味着,俄罗斯发展粮食生产的大计划将受到打击。俄罗斯希望到2024年,农产品出口额将增加到450亿美元。不能说俄罗斯市场上根本没有国产种子,有,但是没有需求!因为“俄国产种子种出来的农作物产量低,存储和销售更差”,国家扶持下的俄国产种业也存在不少问题。俄罗斯谷物出口商联盟主席称:“多年来,我们的育种科学完全忽视了市场和农民的需求,更多地关注如何从国家预算中获得资金,而不是开发和推广我们自己的高产种子。”
    (摘编自《环球时报》)材料二:
          早在2011年,一项报告显示,全球前十大种子公司2009年销售额占专卖种子市场的市场份额已由2006年的64.1%上升至73.2%;而仅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三家种子公司的营业额就占据了全球52.9%的市场份额。据保守估计,这三家种子公司几乎占据着全世界65%的玉米市场份额和50%的大豆市场份额。少数大型种子企业已经形成了垄断国际种业市场的格局。据统计,2010年美国的跨国种子企业几乎控制着全球约50%的种子市场、70%的基因专利和40%的商用资源。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种子竟需要飘洋过海去到各个种子稀缺国。
    (摘编自新华网)材料三:

    (摘自《光明日报》)材料四:
          当前现代种子研发的生物资源、选育技术和推广应用往往由生物技术类的跨国企业来控制。这些跨国金业通常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对优秀人才吸引力强,育种主要以农民选择为导向,遵循育种规律,容错和激励约束机制健全。
          一些西方国家出于地缘政治目的,对包括生物技术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及相关个人,通过直接干预和制裁等手段,迫使其在特定国家和地区停止供种,使现代种子也成为西方一些政治势力谋求地缘政治私利的工具。一旦这些跨国企业被当作政治工具,特定国家和地区的种子服务体系将会遭遇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原因在于,目前全球在农业生产上具有优势的现代种子,单产水平较高,更重要的是可以免去打药与除草,种植省力。与传统种子不同,现代种子的各种优势只能在种植的第一代表现,农民无法留种,农民要用现代种子,只能不断地从市场上购买。与此同时,农民选用现代种子,也就意味着要放弃传统的种子及服务体系。因此一旦跨国种子企业中断推广应用服务,农民会变得无所适从,短期内农业生产所受的影响不言而喻。
          今年开始,我国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农业种质资源善查收集,大力吸引种业人才,强化精准鉴定评价,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多年来,不少跨国种子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对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在科技攻关育良种、端稳中国人自己饭碗的同时,也要继续让跨国种子企业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摘编自《牢牢攥紧种子安全关键钥匙》)(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种子被欧美制裁,俄罗斯发展粮食生产的大计划受到打击,到2024年,农产品出口额将无法增加到450亿美元。
    B.材料显示,2015年至2016年之间,2018年至2019年之间,我国种子进口量呈现下跌趋势,其他年份都是在增加。
    C.现代种子只能种植一代,农民无法留种,无所适从,造成农民放弃传统的种子及服务体系,农业生产深受影响。
    D.虽然存在西方国家借跨国种子企业对特定国家供种干预的情况,但也有部分跨国种子企业助力我国的农业进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忽视市扬和农民的需求,不重视开发和推广自己的高产种子,本国种子品质差,这些都是俄罗斯农业存在的问题。
    B.种子作为商品被少数国家垄断着,种子稀缺国只能依赖种子进口以维持农业发展,这不利于其农业的进步与发展。
    C.跨国种子企业,被西方国家控制,这与西方国家种子研究起步早、积累多、资本雄厚、政治制裁等因素直接相关。
    D.收集农业种质资源,强化精准鉴定评价,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这些是我国振兴种业的部分措施。
    (3)材料一、二、四的报道各侧重什么?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组卷:1引用:2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毛
    韩少功
          我还要说一头牛。
          这头牛叫“三毛”,性子最烈,全马桥只有志煌治得住它。人们说它不是牛婆生下来的,是从岩石里蹦出来的,就像《西游记》里的孙猴子,不是什么牛,其实是一块岩头。志煌是岩匠,管住这块岩头是顺理成章的事。
          在我的印象里,志煌的牛功夫确实好,鞭子从不着牛身,一天犁田下来,身上也可以干干净净,泥巴点子都没有一个,不像是从田里上来的,倒像是衣冠楚楚走亲戚回来。他犁过的田里,翻卷的黑泥就如一页页的书,光滑发亮,细腻柔润,均匀整齐,温气蒸腾,给人一气呵成、行云流水、收放自如、神形兼备的感觉,让人不忍触动、不忍破坏。在我的印象里,他不大信赖贪玩的看牛崽,总是要亲自放牛,到远远的地方,寻找干净水和合口味的草,安顿了牛以后再来打发自己。因此他常常收工最晚,成为山坡上一个孤独的黑点,在熊熊燃烧着绛紫色的天幕上有时移动,有时静止,在满天飞腾着的火云里播下似有似无的牛铃声。
          问题是,志煌有时候要去石场。他走了,就没有人敢用三毛了。有一次我不大信邪,想学着志煌用它一把。那天下着零星雨点,两条充当广播线的赤裸铁丝在风里一摇摆,受到雷电的感应,一阵阵地泄下大把大把的火星。裸线刚好横跨我正在犁着的一块田。
          三毛抓住机会捉弄我,越是远离电线的时候,它越跑得欢;越是走到电线下面,它倒越走得慢;最后,它干脆不走了,它四蹄在地上生了根,它刚好停在电线下面。火花还在倾泼,噼啪啪地炸裂。我的柳鞭抽毛了,断得越来越短。
          我没有料到它突然大吼一声,拉得犁头如一道银光飞出泥土,朝岸上狂奔。在远处人们的一片惊呼声里,它拉得我一个趔趄,犁把从我手里飞出,锋利的犁头向前荡过去,直插三毛的一条后腿,无异在那里狠狠劈了一刀。它跃上一个一米多高的土埂,有一种获得解放的激动,以势不可当的万钧之力向岭上呼啸而去,不时出现步伐混乱的扭摆和跳跃,折腾着前所未有的快活。
          这一天,它鼻子拉破,差点砍断了自己的腿。除了折了一张犁,它还撞倒了一根广播电线杆,一堵矮墙,踩烂了一个箩筐,顶翻了村里正在修建的一个粪棚——两个搭棚的人不是躲闪得快,能否留下小命还是一个问题。我后来再也不敢用这头牛。队上决定把它卖掉时,我也极力赞成。
          志煌不同意卖牛。他的道理还是有些怪,说这头牛是他喂的草,他喂的水,病了是他请郎中灌的药,他没说卖,哪个敢卖?大家觉得他这个道理也没什么不对。
          三毛没有卖掉,只是最后居然死在志煌手里,让人没有想到。他拿脑壳保下了三毛,说这畜生要是往后还伤人,他亲手劈了他。他说出了的话,不能不做到。
          春上的一天,世间万物都在萌动。志煌赶着三毛下田,忽然,三毛全身颤抖了一下,眼光发直,拖着犁向前狂跑。三毛的目标是路上的一个红点。事后才知道。那是邻村的一个女人路过,穿一件红花袄子。傍晚时分,确切的消息从公社卫生院传回马桥,那女人保住命,但三毛把她挑起来甩向空中,摔断了她右腿一根骨头,脑袋栽地时又造成了什么脑震荡。
          志煌没有到卫生院去,一个人担着半截牛绳,坐在路边发呆。三毛在不远处怯怯地吃着草。
          他从落霞里走回村,把三毛系在村口的枫树下,从家里找来半盆黄豆塞到三毛的嘴边。三毛大概明白了什么,朝着他跪了下来,眼里流出了混浊的眼泪。他已经取来了粗粗的麻索。挽成圈,分别套住了畜生的四只脚。又有一杆长长的斧头握在手里。
          村里的牛群纷纷发出了不安的叫声,与一浪一浪的回音融汇在一起,在山谷里滋荡。夕阳突然之间暗淡下去。
          他守在三毛的前面,一直等着它把黄豆吃完。三毛还是流着眼泪。
          志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终于提着斧子走近了它……
          沉闷的声音。牛没有反抗,甚至没有叫喊,仍然是跪着的姿态。
          最后,它是了一下,向一侧偏倒,终于沉沉地倒下去,如泥墙委地。它黑亮亮的眼睛一直睁大着盯住人们,盯着面前的志煌。
          复查他娘对志煌说:“你喊一喊它吧。”
          志煌喊了一声:“三毛。”牛的目光一颤。
          志煌又喊了一声:“三毛。”宽大的牛眼皮终于落下去了。
          整整一个夜晚,志煌就坐在这双不再打开的眼睛面前。
    (选自韩少功《马桥词典》,有改)(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志煌犁田时,鞭子不着牛身,身上也没有泥巴点子,人与牛达到这一境界源自于人关爱牛、牛信赖人。
    B.三毛对“我”的捉弄是详写,三毛伤人的过程是略写,这样处理既可避免血腥描写,又给读者想象空间。
    C.村里牛群的叫声和突然暗淡的夕阳,两处环境描写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刻画出志煌冷酷无情的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D.文章通过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三毛形象,给人深刻印象。
    (2)小说结尾写志煌斧劈三毛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对比是韩少功在小说创作中经常使用的手法,请从文中举出三处例子,并简要分析。

    组卷:15引用:4难度:0.1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9.下面是一份家长会邀请函,在表达上有多处不妥当,请找出五处并作修改。
    邀请函尊敬的家长:
          光阴似箭,转眼间您的犬子即将进入重要的高三。为了帮助您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贵校决定于本月29日上午10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家长会,聘请著名的心理辅导专家做专题讲座。从心里衷心感谢家长朋友接受我们的邀请,并拨冗惠顾,不得缺席或迟到。
    复兴中学
    2022年6月28日

    组卷:11引用:1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2年4月9日,医护人员李晓突然接到家里电话,“父亲去世了”。为了抗击疫情,李晓同志选择坚守一线,没有在父母跟前尽孝,没有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没有送父亲最后一程。
          材料二:记者问“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忠孝不能双全,你是怎么样理解的?”黄九华回答:“对国家尽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有人认为忠孝难两全,有人认为忠孝两全以孝为先,有人认为忠孝两全以忠为先,也有人认为忠孝是可以统一的,还有人认为……
          作为当代青年学子,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触?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3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