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6 3:0:2

一、积累与运用(共38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漫步语文的长廊,我们可以读《【甲】飞天【甲】líng  空》,欣赏跳水姑娘吕伟那疾如流星、轻盈笔直的跳水动作;可以看《一着惊海天》,感受我国航天人【乙】、顽强攻关的可贵精神;可以品《藤野先生》,体会他那严jǐn 治学、诲人不倦的个人风范;可以赏《三峡》,流连于险峻奇异、雄伟壮丽的山川胜景。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líng
     
     空
    严jǐn
     

    (2)文段中【甲】【乙】两处的标点和词语填写恰当的一项是
     

    A.【甲】<> 【乙】殚精竭虑
    B.【甲】“” 【乙】殚精竭虑
    C.【甲】“” 【乙】深恶痛疾
    D.【甲】<> 【乙】深恶痛疾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轻盈笔直”“殚精竭虑”“险峻奇异”“雄伟壮丽”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B.律诗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C.“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D.鲁迅的《藤野先生》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表达了他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

    组卷:7引用:1难度:0.8
  • 2.      默写。
    (1)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长歌怀采薇。
    ②烈士暮年,
     

     
    ,猿鸣三声泪沾裳。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
     

    ⑤古诗词中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能增添诗词迷人的魅力,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
     
     
    ”,诗人借景物自况,抒写飘零之感;如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
     
     
    ”,诗人运用比喻分别展现出夜与昼的两般景象,顿生无限美感。
    (2)请默写曹植的《梁甫行》。
    要求:书写工整规范,内容正确无误。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3.综合性学习。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阳光中学八年级正在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书写“信”之言】
    要求:仿照划线句子,补全横线内容。
          古代先哲们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有关“信”的经典论述,诚从名言警句中浮现,它是刘向的“人倍信则名不达”;它是
     
    。诚信在经典故事中流传,它是孟信不卖病牛的诚实做人;它是
     

    (2)【漫话“信”之义】

    这幅漫画的含义:
     

    (3)【倡导“信”之声】
    期中考试来临,学校发出了“诚信考试”的倡议,你的朋友小军看到后不以为意,请你劝导小军诚信考试。(至少使用一个有关“诚信”的成语)

    组卷:9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理解(共52分)

  • 8.阅读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回答问题。
          ①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②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③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④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所以每到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学生们便不踊跃,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方。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
          ⑤有一天上作文课,徐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⑥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如今想来,当初的“凶”何尝不是一种负责。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也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还有他的朗诵也非常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朗朗上口,那却是真的。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提高了不少。
          ⑦徐先生之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地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趴趴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工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⑧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2)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第⑦段划线句中加点词语形象生动,请结合内容赏析。
    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
    ②分析文章第③段刻画国文老师形象的用意。
    (3)有人评价梁先生的语言幽默诙谐中又含庄重严肃,即“亦庄亦谐”,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4)本文结尾和链接材料所蕴含的情感有相同之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节选自《藤野先生》)

    组卷:17引用:4难度:0.5

​三、作文(共55+5分)

  • 9.请以《这样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2)书写工整规范。

    组卷:3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