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雨说》2017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4/12/16 16:30:7
一、积累运用
-
1.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田圃 禁锢 喑哑 踪迹 留滞 枯黄 蓑衣 斗笠 襁褓 喧嚷 油膏 耸立 组卷:0引用:1难度:0.8 -
2.请对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1)由于巴黎发生了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让法国的经济陷入更大的困境。
修改意见:
(2)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
修改意见:组卷:2引用:1难度:0.9
三、拓展阅读
-
6.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野菊花
①深秋时节,和朋友一起到太行山中的真谷寺一游。下车,我们就是一惊,只见漫山遍野的金黄战胜了一路的萧条。
②初春时节,我也曾到这儿游玩,那时的植物刚刚吐出嫩芽,整座大山隐约透出种亦绿亦黄的颜色,生机勃发,欣欣向荣。难道那时的黄能持续到现在?
③拾阶而上,一阵山风吹来,就有一股浓郁的香没头没脸撞了过来,勾人魂魄,让人忍不住加快脚步去探个究竟。等我走到近前一看,呀!原来是野菊花。
④放眼望去,野菊花把整个山坡都涂成了金色,山风一吹,也有些许繁闹,但细细去品,每株、每枝、每朵,却无不写着深秋初冬“黄花瘦”的味道,特别是那花,像极度浓缩了的向日葵,站在纤细枝干上,颤颤巍巍。不知名的野草叶已变成了红色,荆棘也已只剩下了冲天的尖刺,它们和野菊花呼应着,更显得野菊花黄得夺目。
⑤徜徉在野菊花的海洋中,呼吸着自由自在的味道,虽说没有“案头九月菊花肥”的感觉,但在这里我却从野菊花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特有的韵味。这韵味是什么?我的提问引起了朋友的思考。朋友认为是健康。我想是的,这野菊花每天聆听着山风、吸吮着山露,明目、清热、祛火的功效肯定比人工种植的菊花更好。在这里呼吸一下,会比喝一天菊花茶还有效果,但这并没能表达出我对野菊花的全部感受。
⑥我们沿着野菊花簇拥的小道,闻着花香,向山上攀爬。不知不觉又转过了几道弯,野菊花渐渐变得稀疏起来,它与野草为伴,相互交织,促膝交谈;它与枯藤为伍,列立两厢,迎来送往。
⑦来到真谷寺前,仰望壁立的高山,敬瞻古老的石刻,静思信徒的坚毅,畅饮清冽的甘泉,不经意间野菊花又闯入了眼帘,三株、五株,稀稀疏疏,虽没有了山坡上的热烈,但它给人的韵味还在。
⑧信步来到野菊花身边,拈上一朵,嗅上一嗅,特有的菊香沁人心脾,初春我怎么没有发现它们的存在呢?凝思良久,我终于明白了,在这荒野之中,野菊花再普通不过了,寒冬,它潜藏大地在薄土中蕴积着力量;初春,它悄悄萌发不与百花争春;炎夏,它淹没在一片绿色中甘作陪衬;唯有到了深秋,百花落尽,它才在深山中独自开放起来,清苦而不怨恨,怒放而不争艳,香郁而不张扬。
⑨透过手中的野菊花,眼前就是斑驳的南北朝摩崖石刻,历经千百年的风吹日蚀、人为破坏,他们虽已有点面目全非,但他们或威严或慈祥或圆润或坚挺的面孔与身姿仍屹立在峭壁之上,向游人传递着一种信仰、一种哲学、一种智慧。
⑩不时有游人从身边走过,我不禁想,在这千百年的变迁中,是谁长久以来陪伴这大山中的佛像呢?除去清风明月,恐怕就要数这年复一年盛开着的野菊花了!也许正是它们与这些佛像结缘久了,才有了那样的好品行,而这品行又是多少人参禅打坐、清行苦修苦苦追求的呢!
⑪想到这儿,我猛然明白刚才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是什么了。野菊花其实就是山中的禅师,它用它年复一年的生长盛开,来启迪游人的智慧,消除游人的烦恼。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今天我来到这儿才有了神清气爽、心胸开阔的感觉,才让我流连于此忘却了烦恼!
(1)试分析选文第②段的作用。
(2)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好在哪里。
“拾阶而上,一阵山风吹来,就有一股浓郁的香没头没脸地撞了过来。”
(3)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对其进行简要赏析。
(4)作者认为,朋友所说的“健康”不能完全表达出野菊花的韵味。请通读全文,说说你对野菊花的韵味的理解。组卷:3引用:1难度:0.1
四、写作创新
-
7.本诗《雨说》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采用拟人手法,使诗歌具有一种人性美、人情美。请你也采用这种手法,联系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风之歌”为题写一个片段。
【写法分析】诗人笔下,“雨”喃喃细语,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爱的使者形象。不仅如此,作者对诗中的其他事物都做了拟人化的生动描,如“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这首诗是献给儿童的,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使其亲切感人、活泼欢快、充满情趣,切合儿童的心理,能打动孩子们稚嫩的童心。采用拟人手法,要善于发挥想象,用孩子的眼光去看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山石湖海……组卷:1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