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4/7/8 8:0:1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2023年6月4日6时30分许,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我国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飞行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六个月,在太空见证了中国空间站正式建成的圆梦时刻。图示意东风着陆场和四子王旗着陆场位置。相比四子王旗着陆场,东风着陆场具备的优势是( )
①邻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搜救能力强大
②面积更大,降落预留空间更大
③空气干燥,沙尘天气少,空气能见度高
④戈壁荒凉,对环境的破坏更小组卷:67引用:2难度:0.5 -
2.某水系发源于祁连山,流经山前冲积扇时,受地表物质组成的影响,由常年河转变为时令河,在扇缘向下游再次涌出成为常年河,最终消失于沙漠中的尾闾湖泊。如图示意该水系。据此完成11~13题。
河流在甲处由常年河转变为时令河,主要是因为( )组卷:4引用:0难度:0.50 -
3.某水系发源于祁连山,流经山前冲积扇时,受地表物质组成的影响,由常年河转变为时令河,在扇缘向下游再次涌出成为常年河,最终消失于沙漠中的尾闾湖泊。如图示意该水系。据此完成11~13题。
自甲处流向乙处的地下径流(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多条铁路、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交通便捷。近年来,“武汉光谷”已形成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该城市从传统的“钢城”向“芯城”转型升级。武汉是一座诞生在湿地上的城市。据统计,武汉市湿地面积16.2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8.9%。
材料二武汉城市圈是指以中国中部最大城市武汉为圆心,覆盖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周边8个大中型城市的城市群。武汉城市图面积不到湖北省三分之一,集中了全省一半以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是中国中部最大的城市群之一,它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群发展,将武汉确定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图左为武汉城市图示意图。图右为武汉市区域示意简图。
(1)简析促使武汉市从传统“钢城”向“芯城”转变的有利区位条件。
(2)分析湿地对建设武汉市城市生态文明的积极作用。
(3)从产业发展的视角,简述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组卷:9引用:2难度:0.5 -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冰雹是强对流天气之一。冰雹出生在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每年的三、四月份正值春夏之交,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繁,近地面极易形成不稳定的湿热空气,与高空冷空气相遇后降温凝结,为冰雹的形成创造了极佳的条件。如果此时对流活动将大量水滴带到0℃层之上的冷云云体中,通过过冷水与冰晶在云内不断碰撞并凝结,会逐渐形成较大的冰团,这就是冰雹。研究表明,冰雹出没频率与地形条件、地域特征、季节变换等多重因素相关。相对而言,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华北中北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和新疆西部和北部山区更易受冰雹青睐。
材料二2023年3月20日,我国南方多地出现大范围强对流天气,拉开了强对流活跃期序幕。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各月平均冰雹日数占全年的百分比统计图。
(1)根据图文信息,概括冰雹发生的时间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简述冰雹形成的过程。
(3)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山区冰雹多发的原因。组卷:2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