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版必修3高考题同步试卷:第3章 动物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0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
1.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9引用:89难度:0.9 -
2.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26引用:133难度:0.9 -
3.如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得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334引用:139难度:0.9 -
4.在“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中,对健康牛蛙的脚趾皮肤进行环割剥除的操作是为了研究( )
组卷:222引用:34难度:0.9 -
5.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11引用:80难度:0.7 -
6.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组卷:897引用:40难度:0.5 -
7.下列感受器中属于化学感受器的是( )
组卷:116引用:30难度:0.9 -
8.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95引用:93难度:0.9 -
9.人受到某种强烈刺激,引起情绪激动、肌肉紧张时( )
组卷:1021引用:32难度:0.9 -
10.某病人上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视、听觉正常,但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最有可能受损的部位是( )
组卷:94引用:37难度:0.7
三、解答题(共8小题)
-
29.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
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
①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如图),观察是否屈腿。
②洗去H2SO4,再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测量该刺激与屈腿是否同时发生。
③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电刺激直接刺激腓肠肌,观察其是否收缩。
④用电刺激直接刺激上述标本的腓肠肌肌细胞,在坐骨神经上是否能测量到电位变化。
(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中的刺激强度足够;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
请回答:
(1)设计表格,并将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结果的原因分析填入表中。
(2)为了验证屈腿反射中的反射中枢所在部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写出第⑤项实验思路。组卷:246引用:28难度:0.1 -
30.Ⅰ.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
和
.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
和
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如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
(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
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①
Ⅱ.合理密养、立体养殖是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1)某池塘中有水草、绿藻、草鱼、鳙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和鳜鱼(肉食性),以及水溞、轮虫等浮游动物.请按主要捕食关系,绘出该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2)轮虫和水溞的种间关系是
(3)研究池塘生态系统不同水层光合速率,对确定鱼的放养种类和密度有参考价值.从池塘不同深度采集水样,分别装入黑白瓶中(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包裹的玻璃瓶)并封闭.
然后将黑白瓶对应悬挂于原水样采集位置,同时测定各水层剩余水样溶氧量,作为初始溶氧量.24h后,测定各黑白瓶中溶氧量.若测得某水层初始溶氧量为Amg•L-1,白瓶溶氧量为Bmg•L-1,黑瓶溶氧量为Cmg•L-1,则该水层总光合速率为
若上午黑白瓶被悬挂于水深25cm处时,白瓶意外坠落至池塘底部,短时间内,该瓶内绿藻叶绿体重C3含量
(4)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可以组卷:207引用:2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