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4课 〈论语〉十二章》2021年同步练习卷(9)

发布:2024/12/21 2:30:2

一、选择题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78引用:8难度:0.9
  • 2.下列划线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100引用:17难度:0.9
  •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组卷:49引用:13难度:0.8
  •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组卷:11引用:3难度:0.9
  • 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组卷:14引用:3难度:0.8
  •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67引用:6难度:0.7
  • 7.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86引用:8难度:0.9
  •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6引用:5难度:0.9
  • 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109引用:16难度:0.9
  • 10.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5引用:9难度:0.9
  • 1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先其心

    组卷:97引用:13难度:0.8
  • 12.下列句子为状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

    组卷:52引用:11难度:0.7
  • 13.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组卷:39引用:10难度:0.8
  •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45引用:11难度:0.8
  • 15.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组卷:16引用:3难度:0.8
  •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组卷:39引用:5难度:0.7
  • 1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葳。故笔法超绝。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组卷:9引用:3难度:0.7

四、文言文阅读

  • 50.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而不能为,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史记•孔子世家》)(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B.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C.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D.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以后也称分封的诸王和列侯为诸侯。
    B.《诗》,即《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C.稼,种庄稼;穑,收庄稼。出自《诗经》:“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稼穑,泛指农业劳动。
    D.宰,家臣,总管。先秦时代王或诸侯等贵族的副官,在内管家称相,在外理事称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国、蔡国大夫的所作所为都违背孔子的心意,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自己不利,就共同调发徒役将孔子围困在野外。
    B.孔子一行被困在野外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变而不惊,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C.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人家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能显示出君子的修养。颜回的回答,做到审时知事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
    D.孔子与三个弟子的对话,反映了人物各自的性格和行为特征。子路的小心谨慎、讲用务实,子贡的坦诚直率、敢于质疑,颜回的信念坚定、能言善辩,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②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组卷:46引用:7难度:0.6
  • 5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二)      时然而然,众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己然而然,非私己也,圣人之道在焉尔。
          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素修而志素定也时乎杨、墨,己不然者,孟轲而已;时乎释、老,己不然者,韩愈氏而已。如孟、韩者,可谓术素修而志素定也,不以时道也。惜也不得志于君,使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然其于众人也卓矣。呜呼!予观今之世,圆冠峨如,大裙襜如,坐而尧言,起而舜趋,不以孟、韩为心者,果异于众人乎?
    (节选自王安石《送孙正之序》)[注]①一失:一次过失。②诎:通“屈”。③襜如:整齐的样子。襜,chān,系在衣前的围裙。
    (1)下列对选文(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素修/而志素定也/
    B.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素修/而志素定也/
    C.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素修/而志素定也/
    D.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素修/而志素定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舍:筑屋定居
    B.火尚足以 明:照明
    C.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错误
    D.不以时道也 胜:克制、遏制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庐冢,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B.阳,与阴相对,本义为山南水北朝向日光的地方,文中“华山之阳”指的是“华山的南面”。
    C.至和是宋仁宗的一个年号。古代常用的纪年方式有年号纪年、干支纪年、王公年次纪年等。
    D.先秦时期,姓氏是分离的,称姓区分贵贱,称氏区别婚姻。秦汉以后,姓氏逐渐合而为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译文:
     

    ②惜也不得志于君,使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然其于众人也卓矣。
    译文:
     

    组卷:14引用:7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