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常熟市高三(下)开学化学试卷

发布:2024/11/17 2:0:2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已知反应: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54引用:1难度:0.7
  • 2.实验室制备Na2S2O3的反应原理: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2引用:1难度:0.7
  • 3.水合肼(N2H4•H2O)为无色透明的油状发烟液体,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其制备的反应原理为NaClO+2NH3═N2H4•H2O+NaCl.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备水合肼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组卷:84引用:6难度:0.6
  • 4.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都正确且有对应关系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8
  • 5.X、Y、Z、W为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X、Y、Z的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如图所示。W的基态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且内层电子全部充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6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8分。

  • 17.某兴趣小组用电镀污泥[含Cr(OH)3,Ni(OH)2、Cu(OH)2、FeO及Fe(OH)3]制备K2Cr2O7晶体,流程如图:

    已知:①在碱性条件下,三价铬可被H2O2氧化为六价铬;在酸性条件下,六价铬可被H2O2还原为三价铬。
    ②Cr(OH)3具有两性。
    ③六价铬在溶液中物种分布分数与pH关系如图1所示。

    请回答:
    (1)“氨浸”时,镍及铜分别以[Ni(NH36]2+及[Cu(NH34]2+形式被浸出,画出[Cu(NH34]2+的结构简式
     

    (2)实验室在“氧化”时可以用了图2装置,生成CrO42-的离子方程式为
     
    ,具体操作时应该先滴入
     
    溶液。

    (3)步骤“调pH”值时,加入适量硫酸而不能过量的原因是
     

    (4)为了测定K2Cr2O7产品的纯度,可采用滴定法:(K2Cr2O7:294g/mol)称取重铬酸钾试样wg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于锥形瓶中,加10mL2mol/LH2SO4和足量碘化钾,使Cr2O72-完全转化为Cr3+,再用amol/L的EDTA(用H4Y表示)标准溶液进行滴定,(Cr3++Y4+═CrY-)实验消枆EDTA标准溶液bmL,则该样品的纯度为
     
    (写出计算过程)。
    (5)PbCrO4是一种黄色颜料,请设计由K2Cr2O7溶液制备PbCrO4的实验方案:
     
    。[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6mol•L-1的KOH溶液,0.5mol•L-1Pb(NO32溶液]。
    已知:①Pb(OH)2开始沉淀时pH为7.2,完全沉淀时pH为8.7,PbCrO4的Ksp为2.8×10-13
    ②PbCrO4可由沸腾的铬酸盐溶液与铅盐溶液作用制得,当制得PbCrO4晶种后更易生成PbCrO4沉淀。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18.含氨废气的利用利处理意义重大。
    (1)NH3与O2作用
    4NH3(g)+3O2(g)→2N2(g)+6H2O(1)ΔH=-akJ•mol-1
    4NH3(g)+5O2(g)→4NO(g)+6H2O(1)ΔH=-bkJ•mol-1
    4NH3(g)+4O2(g)→2N2O(g)+6H2O(1)ΔH=-ckJ•mol-1
    则4NH3(g)+6NO(g)→5N2(g)+6H2O(1)ΔH=
     
    kJ•mol-1
    工业尾气中NH3可通过催化氧化为N2除去。将一定比例NH3、O2和N2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管,NH3的转化率、N2的选择性[
    2
    n
    生成
    N
    2
    n
    总转化
    N
    H
    3
    ×100%]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2)催化氧化除去尾气中的NH3应选择反应温度不高于250℃的原因
     

    (3)氮氧化物(SCR)技术脱除烟气中氨与氮氧化物。反应原理如图2所示。设参加反应的NO和NO2的物质的量相等,写出图中发生的SCR技术无害化处理的化学方程式:
     

    (4)在V-Ti-O-Mo催化剂作用下,利用氨氧化合成重要原料2-氰基吡啶():2(s)+2NH3(g)+3O2(g)
    催化剂
    2(s)+6H2O(g)ΔH<0。为探究催化剂V-Ti-O-Mo在不同温度下对反应的影响,在10L容器中加入2-甲基吡啶、氨、氧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0mol、60mol和40mol,在360~400℃下用时1h分别进行了多组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已知:收率=转化率×选择性。
    反应温度/℃ 2-甲基吡啶转化率/% 选择性/% 收率/%
    360 80.7 94.9 76.6
    370 86.5 95.5 82.6
    380 91.1 93.5 85.2
    390 95.4 80.1 76.4
    400 97.7 58.1 56.8
    催化剂V-Ti-O-Mo的最佳催化温度范围是:
     
    。有人认为360℃时,2-甲基吡啶转化率80.7%不是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其理由是
     

    (S)用CuO-CeO2作催化剂参与NH3-sco反应。路径如图3所示。高分散的活性CuO将是NH3转移至CeO2表面,随后通过Ce4+与Ce3+之间的快速转化,NH3形成NHx。当没有气态氧存在时,NHx与晶格氧反应生成N2和N2O,同时出现氧空位。随后通入气态氧的作用
     

    组卷:18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