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中考语文调研试卷(3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阅读。(共55分)
-
1.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摆脱对于阅读的“误读” ①近日,一则《水浒传》被举报的消息在互联网上引起关注。该举报者认为《水浒传》中有滥杀无辜和丑化女性的内容,作者“三观不正”,作品是“毒小说”,不适合提供给学生阅读。
②《水浒传》这样的书是否“诲淫诲盗”,其背后是一个阅读观的问题。“诲淫诲盗”这个词中,“诲”意为教导,这揭示了一种观念,即将阅读当成一个受到书中内容教育的过程。阅读确实具有使人受到教育的功能,但与这种教育过程,并不是机械的必然关系。假如一个人读的书里有什么样的人,他就会变成什么样,那么书本中对不道德行为的描述,必定会将读者变得不道德——在这种机械的阅读观下,阅读会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毕竟哪怕是道德训诫的书本,若要教人向善,首先也要讲一讲什么是恶,可一旦描述了恶,在这个机械的阅读观下,也难保这些描述不会毒害阅读者。按照这个逻辑,想要打造一个绝不毒害人的水晶世界,恐怕只禁掉一部《水浒传》也还是不够的。
③其实,《水浒传》中这些道德上不完美的人物们的故事,阅读它,反而有助于人的心智成长。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净化”理论认为,悲剧可以唤起人们怜悯、恐惧等情感,被唤起的情感得以净化,让人们对于美德产生新的体验。这个道理也可以用在《水浒传》上。《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本是天降的魔星,这已经意味着他们是超出规范的人,并不是作为道德模范被提出的。其故事有时让读者觉得爽快、佩服,有时又觉得同情、怜悯,有时甚至是厌恶、反感。读者可以在情感的激荡中,思考书中人物的功过,思考何为正义,还可以在和作者叙述立场的分歧中,了解古今价值观的异同,批判性地看待书本。这恰恰是时至今日青少年继续读《水浒传》的意义之一。
④阅读并不“可怕”,同时阅读也不应该被神化。近日,另一则颇有热度的关于阅读的消息,是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加入八年级语文阅读书目。这一变动,可能是为了借此引起初中生对我国经典的兴趣,然而不少学生读《经典常谈》时感到十分费力。有人为求效率,选择只读、记别人的知识点笔记,反而将原书弃之不顾,此举虽可能于考试得分有利,却背离了阅读课理念的初心。一个人从书本中获得的,总是和这个人当下的认知水平相匹配。初中生若有学力出众者,打算利用此书,结合课堂、课余读过的经典名篇,进一步了解经典原书,尚且可取;倘若对经典并无兴趣,也无接触渠道,只靠应付任务去阅读它,反而可能会引起厌倦的心思。如果认为阅读了名家好书,就能让阅读者从此脱胎换骨,这也是夸大了阅读的教育功效——它并没有那么神奇。
⑤相比阅读的教育功效,阅读对于身心健康的作用更加立竿见影。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心智实验室”的一项研究表明,阅读6分钟,就可以使压力水平降低68%,这种效果比听音乐、喝茶或咖啡、散步都更加显著。只是为了放松身心去阅读并不是错误,也不可耻,它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⑥回到《水浒传》,那些十几岁的学生,哪怕对于世路人情、江湖社会懵懵懂懂,可还是会因鲁提辖捉弄镇关西的手段忍俊不禁,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命运忧心不已。这种多样化的阅读体验,对于青少年而言不也是非常宝贵的吗?
(1)下列不属于对阅读作用“误读”的一项是
A.阅读书中描述的不道德行为会让读者也不道德。
B.禁止有不道德内容的书籍才会让读者免受其害。
C.读别人的知识点笔记可能对学生考试得分有利。
D.阅读名家好书等经典作品能让阅读者脱胎换骨。
(2)下列对“误读”产生的根本原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将书本当作道德训诫的工具,只注重宣扬善恶是非观。
B.带着功利化的目的阅读经典,背离阅读课理念的初心。
C.机械看待阅读与教育的关系,夸大了阅读的教育功效。
D.忽视阅读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未能放松身心享受阅读。
(3)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者认为阅读《水浒传》会给青少年带来哪些正面影响。组卷:47引用:4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做自己很重要 ①早年当班主任的时候,我接触过一个叫小敏的“问题生”。其实她成绩很好,是班里的尖子生,每个课间都见她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如饥似渴地阅读。就是这么优秀的一个人,却很少和同学互动。慢慢地,大家开始在背后叫她“梅花”,因为觉得她傲雪凌霜,实在太高冷。谁都不愿意和她在一个组讨论问题,每一次落单,小敏都显得有些不自在,这种不自然又助长了大家对她的审视和苛责,久而久之,小敏也就没有融入集体的意愿了。
②我决定找小敏谈一次,我小声地问她:“每天看书辛苦吗?在学校的时候快乐吗?”小敏思考了几秒,坦言一开始觉得有些别扭,也尝试在课间放下书本,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可她根本不知道其他人嘴里说的那些明星,即使想说,也插不上话。小敏笑着说:“我曾问自己,放下书,去和同学聊那些不感兴趣的人和事,我能坚持多久?一天,一周,还是一个月?可那样的我,还是我吗?后来,我就想通了。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别人已经有人做了,我还是安心做自己吧。
③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对小敏的话却始终难以忘怀。我们真的很难用世俗的观点去界定每一种鲜活的人生,因为每个人的家庭、性格、爱好不同,所以自身的频率、波段就不同。喜欢打牌的人自然爱找牌友,碎嘴八卦的人就喜欢扎堆聊天。当外界环境对你是一种滋养的时候,你肯定会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但如果周围人的价值观和你的格格不入,那你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排除干扰,坚持做自己。
④另外,当我们面对多样化选择的时候,我们也需要考虑如何坚持做好自己。谷歌首席科学家李飞飞的人生经历,就是一个关于不被迷惑和坚持的故事。1999年,李飞飞大学毕业,就业形势一片大好。她同时得到了麦肯锡和高盛等华尔街多家机构的邀请,却为了心中的梦想只身去西藏研究藏药。几年后,她再次放弃了华尔街的高薪工作,毅然决定读博,而且选择的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神经科学专业。李飞飞说:“眼睛看到的前方应该是空旷的,我们才能找准自己的方向。”
⑤总体上来说,出身与教育造就了性格,性格决定了观念,观念又生成了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化的表达,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与这个世界不断地碰撞。每一种思想都会有人支持,也会有人反对,就像同样的城市,既会有人喜欢,也会有人讨厌,这本没有对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认识自我与他人的不同,不丢失自我。
⑥有人曾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你应该合群”“你应该像别人一样”……这些话无论是假意还是真心,都只是别人的意见。我们完全没必要因为害怕孤独而强迫自己置身于某个圈子,把时间和情绪交由他人去挥霍,去引导。
⑦正如一位作家所说:“活着的使命绝不是尽量让更多的人接受自己、喜欢自己。活着,是为了不断找到那些真正有趣的事,做一个绝不完整但十分精彩的人。”说到底,这世界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畅快淋漓地过一生。
(1)第①段中“问题生”小敏的“问题”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阅读第②到③段,说说小敏为什么要“坚持做自己”。
(3)阅读第④段,如何理解“眼睛看到前方应该是空旷的,我们才能找准自己的方向”这句话的意思?
(4)阅读第⑤到⑦段,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表述如何才能坚持做自己。组卷:28引用:3难度:0.5
二、表达。(共15分)
-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①唐诗是一罐酒,引天上来的黄河水,采楚国的香花美草,吸日月江河之___,天山云海之___,醮几滴边塞征人的___,摘几缕少妇回首时眼波的___,让贵妇素雅的纤手封装,包裹上宫廷的霓裳玉衣,【甲】然后洒上千树万树的梨花,埋在时间的尘土之下。千年后的今天,诗香熏得饮诗的人酣睡不起。
②在紧张的尘世生活中,饮诗之人捧一本古籍,在清茗的氤氲烟气和书香,倾听那清晰的却来自远古的声音,让心也随同它飞越时间的沟壑。我们可以看到唐诗在马嵬坡下的长恨歌中哀悼,在成都草堂的茅草上飘扬,在长安酒家的备战中出售豪情,在浔阳江头琵琶女伤感的眼睛中停留,在霓裳羽衣舞的奢华中掠过,在哀号遍野的战场上空徘徊,在床前明月光中结成细细的霜……【乙】唐诗是历史火化后珍贵的舍利子,闪放着时代的强光。
③读这样的唐诗恰似与古人进行一次情感对话,一次穿越时空的绿色交流,在诗句垒起的世界里寻找生命的真谛。【丙】世事沧桑,时间的距离阻隔不了诗香的漫延。张继的寒山寺虽然寄托着他个人科举挫败和羁旅生活的凄凉,但今天的人们依然在寒山寺的钟声里,感受到忧伤在空气中平平仄仄地飞翔;秦淮河在诗人笔下是繁华掩盖不住的苍老,是歌舞升平中掩盖不住的世事哀怨,但今天的人们在游人如织的秦淮河里,依然承继于繁华与衰亡的忧患与思考;走进草堂,就走进了唐朝最伟大,【丁】最贫寒的殿堂,一个瘦弱的身躯撑起了唐诗的半壁江山,一抱伟大的胸襟,一声震撼千年的“呜呼……”,在今天依然哺育着文化的成长。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纤(qiān)手
B.霓(ní)裳
C.徘徊(huái)
D.真谛(dì)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气势 精华 离泪 忧愁 B.精华 气势 忧愁 离泪 C.精华 气势 离泪 忧愁 D.气势 精华 忧愁 离泪
A.【甲】
B.【乙】
C.【丙】
D.【丁】
(4)文中画横线的子是个病句,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饮诗之人捧一本古籍,在清茗的氤氲烟气和书香,倾听那清晰的却来自远古的声音,让心也随同它飞越时间的沟壑。
B.饮诗之人捧一本古籍,在清茗的氤氲烟气和书香之中,倾听那清晰的却来自远古的声音,让心也随同它飞越时间的沟壑。
C.饮诗之人捧一本古籍,在清茗的氤氲烟气和书香之中,倾听那来自远古却很清晰的声音,让心也随同它飞越时间的沟壑。
D.饮诗之人捧一本古籍,在清茗的氤氲烟气和书香,倾听那来自远古却很清晰的声音,让心也随同它飞越时间的沟壑。
(5)将“卷帙浩繁的唐诗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诉说着兴衰哀乐”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A.第②段开头
B.第②段结尾
C.第③段开头
D.第③段结尾组卷:49引用:4难度:0.5
三、作文。(50分)
-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乒乓球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时,苦练基本功,把可学习的技术夯扎实,在赛场上遇到对手出乎预料的进攻时,才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才能在考场上解出充满变化、没有遇见过的难题。
常量和变量,本是两个数学概念。常量是指相对固定的数据,变量是指随时变动的数据。在日常生活中,常量是指那些可控的因素或事情,变量则是指不太可控的因素或事情。
学习生活中,如何才能很好地应对不太可控的变量?那就是平时做好常量。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组卷:36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