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3.2 分子和原子》2019年同步练习卷(河南省师大附中)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组卷:373引用:6难度:0.8 -
2.科学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物质,其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如图所示的玻璃管甲、乙两端分别放着蘸有浓度等条件均相同的浓盐酸和浓氨水的棉花,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分子(HCl)和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NH3)接触时会产生大量的白烟。则白烟较多之处应是( )
组卷:247引用:4难度:0.8 -
3.用微粒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90引用:8难度:0.5 -
4.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组卷:229引用:4难度:0.7 -
5.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组卷:95引用:8难度:0.9 -
6.下列事例不能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的是( )
组卷:538引用:22难度:0.5 -
7.下列诗词能用微粒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
组卷:148引用:7难度:0.6
二、填空题:
-
22.如图是有关分子性质的实验:在滤纸条上每隔2厘米处滴一滴无色酚酞试液,将滤纸条放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将它滴在棉花上:
(1)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2)请举出生活中能说明分子具有这一性质的一个实例:
(3)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4)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面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组卷:26引用:1难度:0.7 -
2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进行实验】图Ⅰ是课本中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该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实验改进】老师对图Ⅰ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Ⅱ),并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溶液;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溶液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③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
【分析讨论】(1)按照改进后的实验,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红而棉花变红,其可能原因是
【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Ⅰ、图Ⅱ所示装置虽能证明分子的性质,但不能证明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如图Ⅲ所示的装置。
在U型管的两个管口分别放入卷成筒状的棉纱布,并用橡皮塞塞紧,用注射器吸取2mL酚酞溶液从橡皮塞慢慢注入棉纱布上,使其润湿,从另一管口插入吸取了2mL浓氨水的注射器。按此方法再组装好另一套相同的装置,将其中一套装置的下端放入热水中,并同时向两支U型管中注入浓氨水。
(1)按照图Ⅲ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观察到两套装置中的现象有何不同?
(2)上述现象说明了
(3)图Ⅲ所示的实验方法相对于图I所示的实验方法,优点是组卷:170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