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9/29 9:0:1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 1.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说明(  )

    组卷:8引用:1难度:0.5
  • 2.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  )
    ①我们是父母的子女——血缘关系
    ②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地缘关系
    ③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业缘关系
    ④我们是父母的子女——亲缘关系

    组卷:7引用:2难度:0.5
  • 3.人民日报载文:“人非独立存在,而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中。因此人的发展、人的素质提高,需要社会发展为之提供必需的物质和文化条件。”从个人和社会关系看,上述材料说明(  )
    ①人总是生活于社会群体之中
    ②社会只提供给个人物质支持
    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组卷:9引用:9难度:0.8
  • 4.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下列关于网络的影响和典型事例对应不正确的是(  )

    组卷:51引用:14难度:0.6
  • 5.如图漫画提醒我们青少年要(  )

    组卷:70引用:44难度:0.8
  • 6.“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说明(  )
    ①我们要积极参与改进规则
    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④任何人违反社会规则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组卷:319引用:67难度:0.7

二、材料分析题

  • 18.【社会生活讲公德】
    材料一:尊重在古语里是指将对方视为比自己地位高而必须重视的心态及其言行,现在已逐渐引申为平等相待的心态及其言行。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并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尊重他人。
    (1)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写出一点即可)
    材料二:故事分享会
    小明
    季布,汉朝人,从小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季布十分重视承诺,凡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他因此在当地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广受欢迎。乡亲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
    某公司虚报盈利、少列债务等财务造假行为被曝光,经营状况急转直下,股票大跌,最后不得不宣告破产,投资者因此蒙受巨大损失。
    小丽
    ​(2)上述两位同学的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践行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一项民法原则,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的①
     
    要求。
    (3)根据所学知识,将①补充完整。
    材料四:
    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
    探望别人,要说“拜访”。起身作别,要说“告辞”。
    中途先走,要说“失陪”。请人别送,要说“留步”。
    请人批评,要说“指教”。请人指点,要说“赐教”。
    请人帮助,要说“劳驾”。托人办事,要说“拜托”。
    ​(4)材料四内容启示我们应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材料五: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5)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准备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

    组卷:13引用:1难度:0.3
  • 19.【做守法的公民】
    材料一:公司拖欠小华爸爸工资3万元已两年多,小华爸爸多次索要,公司以各种理由推脱。小华想帮助爸爸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向哪些法律服务机构寻求帮助①
     

    (1)运用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①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二:酒驾一般分为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酒后驾车和醉后驾车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请说说这两种违法行为之间的区别?
    材料三: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殴打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3)根据材料指出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材料四:
    高空抛物现象曾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在上海“陋习排行榜”中,它与“乱扔垃圾”齐名,排名第二。高空抛物,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而且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 民法典关于高空抛物的规定:
    1、高空抛物侵权人承担直接责任
    《民法典》第1254条第1款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2、可能加害人承担补偿责任
    《民法典》第1254条第1款规定:经调查难以确定具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赔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4)根据材料,请你谈谈高空抛物法的制定会带来什么社会效应?(从不同角度回答)

    组卷:2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