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油田一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5/1/6 12:0:3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回答问题。
          江南文化的特性是在与北方文化以及与荆楚文化等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江南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主要体现在人的饱满的感性审美,与放达沉稳的现实诉求以及与清丽秀美的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江南文化在与主流的北方伦理文化相抗衡中,以柔克刚,“越名教而任自然”,从而自晋室南渡以来逐渐占据了中国文化的制高点。
          江南文化给予历代文人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陈望衡在《江南文化的美学品格》中认为,“江南概念主要是审美的。江南文化从主调来看,是一种审美文化”。这真正抓住了江南文化的审美和诗性本色。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中原体制文化的大传统和东南沿海地区相对自由的小传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某种张力,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发展。而江南文化就处于费正清所说的东南沿海地区的核心地带。
          这种相对自由的文化小传统自宋代以来一直处在引领中国教育、文化和经济的地位,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如有清一代,全国共产生(文)状元115名,江南文化圈所属三省(苏、浙、皖)的状元数为78名,占全国的67.83%。这些数据说明,到清代时,江南在文化教育方面已远远领先于其他地方。这些状元以及出身此地的进士大多进入中国的政治领域,同时他们在经济领域亦叱咤风云。
          这种重学崇文的传统影响所及,到晚清和民国,苏浙两省的现代文学家可谓灿若群星。如鲁迅、茅盾、郁达夫、周作人、徐志摩等,均是一流的文学家。江南文化自古迄今所形成的底蕴和特色,也深刻地渗透进了当代中国先锋文学家,尤其是那些出生在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的骨髓当中。
          首先,江南文化培育出了中国独特的文学信仰维度。这种信仰渗透进先锋文学家的血液中便引发了当代先锋文学的持续发展和深化。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在全国有遍地开花之势,各地不少作家都进行过先锋实验性写作,但时至今日大多已偃旗息鼓。而成长于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如苏童、格非、叶兆言、余华、王安忆等,创作势头仍然不减,且先锋性显明。
          这是一种基于对文学的信仰所带来的执着,这种信仰来源于对江南诗性文化的深切记忆和感恩情怀。江南迷离的山水和氤氲的烟树,温和的气候与鱼米之多,构成了这种准宗教氛围的外在地理和风物条件。在对文学的追求中,自古以来的江南文化漫透着不同于北方的洒脱和空灵,那些生息于此的当代先锋文学家们同样承继了这样一份精神遗产。
          其次,先锋文学在实验冲动过后仍然富有活力地涌现出众多优秀作家和作品,这得力于江南文化在当代的精神积淀。这种积淀体现在构思、语言、意象、叙事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折射出了江南文化的影子,都带有鲜明的江南风物特点。然而,这种风物是以与传统审美意象相反的反讽方式体现出来的。
          先锋文学的中坚力量正是那些至今坚持先锋写作的文学家特别是小说家。他们大多栖居在江南的城市里面,以最新潮的姿态和话语方式传达出江南传统文化最深沉的品格。如此看来,中国先锋文学应拥有更加夺目的未来。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1)关于“江南文化”,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江南文化特性是在与以齐鲁文化为代表的北方文化及荆楚文化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
    B.作为一种诗性文化,在感性审美、现实诉求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层面得以体现。
    C.江南文化富有抗争性,以柔克刚,越名教而任自然,且逐渐占据中国文化的制高点。
    D.江南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它与中原体制文化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发展。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有饱满的感性审美,与放达沉稳的现实诉求以及与清丽秀美的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是作为诗性的江南文化的主要表现。
    B.费正清认为,江南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它与中原体制文化的大传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某种张力,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发展。
    C.江南文化自古以来所形成的底蕴和特色,孕育了苏浙一代灿若群星的现代文学家,也促成了中国先锋文学的诞生。
    D.当代先锋文学的小说家们大多栖居在江南的城市里面,他们以最新潮的姿态和话语方式传达出江南传统文化最深沉的品格。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江南文化圈先锋作家对文学的信仰源于江南迷离的山水和氤氲的烟树,温和的气候与鱼米之乡。
    B.当代江南优秀作家的作品,受益于江南文化在当代的精神积淀,且都折射出江南文化的影子。
    C.先锋作家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江南风物特点,且习惯用与传统审美意象相同的反讽方式加以体现。
    D.厚重而精致的江南文化精神,不仅造就了江南先锋作家,也创造了中国文学更加夺目的未来。

    组卷:0引用:3难度:0.5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材料一      8月11日至13日,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在北京举办。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90亿元人民币,用户规模超3亿。大会预测,未来十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还将继续处于黄金发展期。
          时下,网络文学已不仅仅是以一种文学样式,更是以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态的方式影响着大众。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国40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已出版实体图书6443部,改编电影939部,改编电视剧千余部,改编游戏超500部,改编动漫440部。这意味着,除了3亿多的网文读者,还有更多的人在看由热门网文IP改编的影视剧,以及玩由网文IP改编的游戏。面对如此态势,政府在释放网络文学发展新的可能性的同时,需要立起评价体系的“尺子”,砌起知识产权保护的“墙壁”,搭起涤荡空气的净网“空调”。
    (选自“中国文化传媒网”)材料二      2003年,起点中文网率先创建了以读者按章付费为核心的网络文学商业模式。这种付费阅读机制的建立,使得网络文学的读者不仅是单方面地阅读作品,他们更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参与者。
    “要不你休息两天理一理情节,感觉得出来,后面怎么写跟完全没有大纲一样……一点订阅的想法都没有,感觉不划算。”“不得不说,三少每次写书都爱在句子后面加一个‘啊’字,刚刚开始可能会给人一种强调的感觉,可看多了,就有点烦了,同意的顶。”在这些评论中,从情节设计到遣词造句,读者都对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选自《网络文学:孤独写作与阅读的时代一去不返了》)材料三“网络文学在快速成长的同时,也伴随粗制滥造、脱离现实、娱乐至上、过度商业化、唯市场化等问题。”北京市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在大会致辞中说。种种抄袭事件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月9日下午,网络作家匪我思存连发7条微博,称流潋紫的《后宫甄嬛传》涉嫌抄袭她的《冷月如霜》。除了粗制滥造和涉嫌抄袭,网络文学还存在着娱乐大众违背道德的问题。8月16日,《人民日报》撰文直指热门的穿越剧、仙侠剧躲在架空情节背后违反人伦道德的问题。
          被称为“网络历史小说第一人”的月关认为,网络文学门槛低是一把双刃剑,要通过内外力共同作用促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而内力就需要每一个网络作家发挥主观能动性,从网络文学内部发挥积极作用。网络文学在其快速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更需要以“匠心”打造精品。毕竟,网络文学未来的高度是由其精品化的创作道路所决定,而不是靠点击率和商业利益。
    (选自“人民网”《网络文学二十年:井喷增长后还需“匠心”精品》)材料四      在文化行业里,文学为下游的影视、有声书、动漫提供内容支撑,具体到网络文学也不例外。然而网络文学量大质低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也为后续的产业开发带来了难度。在本次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上,不少企业开始思索这个问题,如何让高水平的网络文学成为源头之水,从而形成全产业链良性互动的势态?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耿聃皓认为:“网文正逐渐渗入影视、出版、游戏、动漫等领域。网络文学产业与开放性的IP生态产业链之间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我们发现网络文学和漫画有一种互助关系,之前推漫画的时候,小说的人气也同步在走高。同时,因为这本小说的人气非常高,所以改为漫画形式后,它在漫画方面的人气积累速度也非常快。”阿里文学总编辑周运通过很多案例发现,网络文学与漫画有互相带动作用,并且效果非常不错。
    (选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我国网络文学发展处于黄金发展期,出现了网络文学内容和用户层面的双爆发。
    B.目前,我国网络文学发展已告别文学这种单一的形式,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态形式。
    C.读者按章付费的网络文学商业模式促进了网络文学的发展,读者也可参与到创作过程中。
    D.一些网络文学粗制滥造和涉嫌抄袭、脱离现实、娱乐至上等是当前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侧重报道了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步入黄金期的具体体现,用列数字的方法详尽地说明中国网络文学生态形式的转化。
    B.材料二具体引用一些读者的话,真实地再现了读者对网络作者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左右着作者的创作方向与写作思路。
    C.材料三指出,网络文学出现诸多问题的唯一原因是网络文学门槛低,网络作者为了提高点击率与迎合市场,不得不改变创作道路。
    D.材料四为中国网络文学的良性、生态、高端发展开出了一剂良方,这也是目前中国网络文学得以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
    (3)如何改变当前网络文学“量大质低”的现象?请从不同角度提出你的建议。

    组卷:9引用:8难度:0.6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 7.阅读回答问题。
          标点,古称句读,是读书时用来断句的工具。古书不标点,同一段文字,断句不同,含义就          。《韩非子》中记载,古代有个一个精通音乐的人叫夔,尧任命他做乐官。哀公问孔子:“吾闻夔一足,信乎?”孔子答道:“夔有一足,非一足也。”意思是有夔一人就足够了,并非夔只有一只脚。我国古籍中这类例子          ,即便在经书中亦屡见不鲜。经书出现歧义,这在古人看来          ,所以提出读经必先审句读的观点。古书最早不加标点,但古代还是有标点的。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标点符号的萌芽——甲骨文和金文中用来划分层次的双短横号。到了汉代,因为读书和注书的需要,使标点符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出土的汉简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书简使用的标点符号多达六种。至宋代,随着活字印刷术代替刀刻手抄,书籍有许多复本,复本既多,读书人便可边读边点,给书          加上标点。《宋史•何基传》记载:“凡所读无不加标点,文显意明。”“标点”一词,始见于此。至明清,高邮王氏刻本《广雅疏证》《经传释词》等,都加有句读符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大相径庭 数不胜数 非同小可 自始至终
    B.南辕北辙 数不胜数 非比寻常 从头到尾
    C.南辕北辙 不胜枚举 非比寻常 自始至终
    D.大相径庭 不胜枚举 非同小可 从头到尾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没有母爱,生活就会变得空虚——而我却没有能力去唤起这种母爱。
    B.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
    C.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
    D.一个小姐,或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到了汉代,读书和注书的需要,标点符号有了很大的发展。
    B.到了汉代,因为读书和注书的读书人,让标点符号有了很大的发展。
    C.到了汉代,读书人因为需要读书和注书,所以标点符号有了很大的发展。
    D.到了汉代,因为读书和注书的需要,标点符号有了很大的发展。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藻类有可能成为高价值生物燃料的可持续来源。①         藻类为了节省能量,会进入休眠状态,停止生长和分裂功能,以淀粉和三酰基甘油的形式存储能量,而三酰基甘油刚好是生物燃料的原料;当压力解除后,藻类退出休眠状态②         ,开始消耗能量储备。用藻类制造生物燃料的困境是:③         但生长发育不良;无压力的藻类不能产生足够的三酰基甘油。

    组卷:1引用:1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8.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颂百年风华,歌青春新章。面对建团100周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会有哪些感触?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组卷:0引用:1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