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唐诗五首 野望》2019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11/2 2:0:2

一、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0分)

  •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     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倚。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王绩,唐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时称“斗酒学士”,后弃官归隐而终。
    (1)结合首联和尾联,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简析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组卷:344引用:4难度:0.7
  • 2.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2)发挥你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再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景象。
    (3)本诗寓情于景,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
     
    的心情。
    (4)本诗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组卷:132引用:1难度:0.9

一、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0分)

  • 5.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薄暮”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
    (2)颔联写薄暮中的“秋夜静景”,山对树、
     
     
     
     

    (3)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借岛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苗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组卷:211引用:1难度:0.7
  • 6.阅读《野望》回答问题
    (1)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手法?
    (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组卷:89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