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唐诗五首 野望》2019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11/2 2:0:2
一、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0分)
-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 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倚。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注】王绩,唐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时称“斗酒学士”,后弃官归隐而终。
(1)结合首联和尾联,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简析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组卷:344引用:4难度:0.7 -
2.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2)发挥你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再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景象。
(3)本诗寓情于景,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
(4)本诗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组卷:132引用:1难度:0.9
一、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0分)
-
5.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薄暮”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
(2)颔联写薄暮中的“秋夜静景”,山对树、
(3)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借岛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苗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组卷:211引用:1难度:0.7 -
6.阅读《野望》回答问题
(1)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手法?
(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组卷:89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