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曹杨二中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5月份)
发布:2024/10/2 1:0:1
一、积累运用(10分)
-
1.按要求填空。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破亡的原因是:“非兵不利,战不善,
(3)在《阿房宫赋》中,作者用带着谴责语气的问句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
(4)苏洵在《六国论》中对北宋王朝的批评是很尖锐的,他说:“组卷:3引用:2难度:0.8
-
2.小方同学想搜集一些古人名言来指导自己待人接物,以下选项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
组卷:39引用:6难度:0.9 -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史前人类处于蒙昧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落所在的位置总是获取水源、食物的理想地带。
①因而对环境有着强烈的依赖性
②以延续自身生命为目的
③将寻觅食物视作根本之务组卷:61引用:5难度:0.6
六、(6分)
-
9.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节选)
欧阳修 ①修前伏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赦被罢,而台(1)中因举他吏代介者。主簿于台职最卑,介,一贱士也,用不用,当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
②修尝闻长老说,赵中令相太祖皇帝也,尝为某事择官,中令列二臣姓名□进,太祖不肯用。他日以问,复以进,又不用。他日以问,复以进,太祖大怒,裂其奏,掷殿阶上。中令色不动,插笏带间,徐拾碎纸袖归中书。他日又问,则补缀之,复以进。太祖大悟,终用二臣者。彼之敢尔者,盖先审知其人之可用,然后果而不可易也。今执事之举介也,亦先审知其可举邪,是偶举之也?若知而举,则不可遽止;若偶举之,犹宜一请介之所言,辩其是非则后已。
③且中丞为天子司直之臣,上虽好之,其人不肖,则当弹而去之:上虽恶之,其人贤,则当举而申之。非谓随时好恶而高下者也。而执事始举介曰能,朝廷信而将用之,及以为不能,则亦曰不能,是执事自信犹不果。若遂言他事,何敢望天子取信于执事哉?故曰主簿虽卑,介虽贱士,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
(选自《文忠集》)【注】(1)台:即御史台,是御史所居官署。宋制,御史台正官有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而主簿只负责收发登记文籍。
(1)可填入第段②方框处的虚词是
A.以
B.乃
C.因
D.为
(2)下文出自《吕氏春秋》,请分析其是否可以替代第②段所举赵中令荐官之例。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3)对第③段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唯皇帝意见是从,始终站在群臣一边,这才是御史中丞的本分。
B.不唯皇帝意见是从,不妄从群臣好恶,随时都可能被提拔和贬职。
C.皇帝的好恶可能会出错,御史中丞就是随时指出皇帝过错的职务。
D.当皇帝看好的官员不称职时,弹劾这类官员是御史中丞分内之事。组卷:3引用:2难度:0.7
七、写作(40分)
-
10.作文。
10万+转发量、100万+点击量和阅读量……在这个时代,对“量”的追求似乎满足着人们的某些需求。
你对上述现象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组卷:12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