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科技中学高三(上)开学生物试卷

发布:2024/12/3 6:0:1

一、选择题:本题共36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表述,正确的是(  )

    组卷:74引用:1难度:0.5
  • 2.生物体内的大分子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并担负着极其重要的功能。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7引用:3难度:0.5
  • 3.下列与细胞有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42引用:2难度:0.7
  • 4.将小鼠红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红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76引用:33难度:0.9
  • 5.为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编号
    淀粉溶液/mL 2 2 2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1 1
    反应温度/℃ 0 37 100
    斐林试剂/mL 2 2 2
    砖红色深浅 ++ +++ +
    注:“+”的多少代表颜色深浅

    组卷:12引用:2难度:0.6
  • 6.如图为ATP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1难度:0.7
  • 7.如图是番茄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干重变化曲线,测定过程中条件适宜,第6天子叶展开,第9天幼叶出现。下列对曲线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组卷:30引用:2难度:0.6
  • 8.下列生理活动能在人体细胞中发生的是(  )

    组卷:33引用:1难度:0.7
  • 9.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到了几种试剂,下列对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9引用:1难度:0.7
  • 10.一个含有20条染色体的细胞,其DNA双链经N标记后转入N培养基中,经连续两次有丝分裂之后,产生的子细胞中(  )

    组卷:42引用:1难度:0.5
  • 11.下列选项中对图①~④的描述,能代表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的是(  )

    组卷:46引用:1难度:0.5
  • 12.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图所示。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都有核基因转录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造血干细胞→幼红细胞
    排出
    细胞核
    网织红细胞
    丧失
    细胞器
    成熟红细胞→凋亡

    组卷:17引用:1难度:0.7
  • 13.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0引用:2难度:0.6
  • 14.细胞分化是细胞重要的生命历程,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1引用:2难度:0.7

三、(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 41.阿须贝氏( Ashby)无氮培养基是一种缺乏结合态无机或有机氮源的培养基,可使自生固氮菌在保证有机碳源和无机营养供应的情况下,利用空气中的游离氮合成自身需要的含氮有机物,而其他各类微生物多数无自生固氮能力,从而达到富集分离的效果。配制该培养基所用的材料包括:水、甘露醇、KH2PO4、NaCl、CaSO4•2H2O、CaCO3、蒸馏水、琼脂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功能上看,阿须贝氏( Ashby)无氮培养基是一种
     
    ,从物理性质上看,该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判断依据是
     
    。培养基中的碳源为
     

    (2)将阿须贝氏培养基加热融化,待冷却至
     
    ℃左右倒平板,冷却待用;采集少量土样,适当研碎并去除较大颗粒后,用毛面硬纸板将土弹于培养皿中,此步骤相当于
     
    。将培养皿平板倒置后放入28℃恒温箱中培养4~7d后,可根据
     
    (至少答出两点)等菌落特征判断是否得到了固氮菌。
    (3)可用
     
    法进行菌种纯化,以分离菌种。

    组卷:20引用:1难度:0.6

四、[生物-选修31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 42.为加速对乙肝的控制,经国务院批准,2002年起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第一代乙肝疫苗是血源性乙肝疫苗,但该类疫苗产量低,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发出了第二代乙肝疫苗一基因工程乙肝疫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通过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的重组质粒后再转入酵母细胞,从而制备出乙肝病毒表面的有效蛋白。其中的目的基因是
     
    ,该目的基因的序列已经测定出来,且乙肝病毒表面的有效蛋白分子较小,所以可利用已知的基因序列通过
     
    获取目的基因。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常用的两种工具酶是
     
    ,操作过程中形成3种连接体,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可能是
     

    (3)将表达载体导入酵母菌时,与大肠杆菌相似,要用
     
    处理,使受体细胞成为
     
    细胞。
    (4)筛选和鉴定经转化处理的酵母菌细胞时,要确定是否生产出乙肝疫苗,需要通过
     
    (方法)进行检测。

    组卷:3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