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五校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组卷:45引用:2难度:0.8 -
2.某反应A+B=C+D 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H、△S的判断正确的是( )
组卷:109引用:21难度:0.9 -
3.某原电池总反应为Cu+2Ag+═Cu2++2Ag,该原电池的组成物质中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正极 Cu Cu Ag Ag 负极 Ag Ag Cu Cu 电解质溶液 AgNO3 AgCl AgNO3 AgCl 组卷:75引用:2难度:0.9 -
4.已知银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Ag(NH3)2]+⇌Ag++2NH3。向银氨溶液中加入或通入少量下列物质,能使上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c(Ag+)减小的是( )
组卷:14引用:2难度:0.5 -
5.电解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
组卷:5引用:3难度:0.7 -
6.室温下,下列溶液中c(NH4+)最大的是( )
组卷:21引用:2难度:0.7 -
7.已知高炉炼铁时发生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 ΔH=-24.6kJ•mol-1,则生成56gFe时,上述反应的能量变化为( )
组卷:3引用:2难度:0.7 -
8.pH相同的氨水、NaOH和Ba(OH)2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X、Y、Z倍,稀释后三种溶液的pH仍然相同,则X、Y、Z的关系是( )
组卷:167引用:5难度:0.6 -
9.已知:①C(s)+O2(g)═CO2(g) ΔH=-393.5kJ•mol-1;
②2CO(g)+O2(g)═2CO2(g) ΔH=-566kJ•mol-1;
③TiO2(s)+2Cl2(g)+2C(s)═TiCl4(s)+2CO(g) ΔH=-80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卷:22引用:2难度:0.5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
28.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离子平衡在化学工业上有着重要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将V1mL0.3mol•L-1稀盐酸与V2mL0.1mol•L-1Na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为1,则V1:V2=
(2)常温下,将V1mLpH=3的酸HA溶液与V2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V1=V2,反应后溶液pH一定等于7
B.若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液中c(H+)+c(OH-)=2×10-7mol•L-1
C.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V1一定大于V2
D.若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则V1一定小于V2
(3)常温下,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与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
②a
③C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25℃时,下表为一些难溶电解质的相关数据:物质 Fe(OH)2 Cu(OH)2 Fe(OH)3 开始沉淀时的pH 5.8 4.1 2.0 完全沉淀时的pH 8.3 6.4 3.2
①应先加入
②再加入CuO,调节溶液的pH在组卷:16引用:2难度:0.6 -
29.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其化学式为C6H8O6,在有氧、光照的条件下易被氧化,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就是利用其较强的还原性,可以与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如I2发生化学反应,把维生素C氧化生成去氢抗坏血酸。维生素C与碘单质的化学反应如下:C6H8O6+I2→C6H6O6+2HI。某实验小组准确量取稀释过的市售饮料10.00mL。用已经标定的0.0020mol•L-1的I2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所用体积,平行滴定三次。消耗I2溶液体积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I2溶液读数(mL) 滴定后I2溶液读数(mL) 1 10.00 1.20 13.22 2 10.00 1.21 13.19 3 10.00 2.00 14.00
(1)标准I2溶液应装入
(2)如图表示某次放液后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
A.amL
B.>amL
C.(50-a)mL
D.>(50-a)mL
(3)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
(4)该市售饮料维生素C的浓度为
(5)其他操作均正确,下列操作会导致维生素C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锥形瓶中有少量水
B.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清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结束时仰视刻度线读数
D.量取待测液的滴定管没有润洗
E.滴定后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中有气泡组卷:8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