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高新二中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专题一:寻精神之源。

  • 1.“献礼二十大”筹备组邀你做展板【任务一】展板•书写奇迹
    编者在拟写序言的时候个别字怕写错,用拼音代替,请你帮忙将汉字填写上去。
    序言      回望百年,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dān)_____精竭虑,带领人民开启崎(qū)_____艰难的创业征程,掀起气壮山河的建设,始终向着理想坚定前行。今日之中国,应当是吾辈青年奋斗之中国,我们青年人要学习“此后如竟没有烛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的担当,学习“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热(chén)_____,学习“深藏功与名”的奉献,将青春之风采(juān)_____刻在党旗上。
    (1)(dān)
     
    精竭虑
    (2)崎(qū)
     

    (3)热(chén)
     

    (4)(juān)
     

    组卷:10引用:1难度:0.7
  • 2.编者拟写了一份《征稿启事》交给你审核,结果你发现了三处不太恰当,又不好意思请他重写,只能请你帮他修改一下再发出去。
    征稿启事ㅤㅤ为献礼党的二十大,彰显青年昂扬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状态,学校开展了以“信仰与力量,传承与前行”为主题的语文学习系列活动。现向全体同学征稿,主题为“以青春之名献礼二十大”,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要求如下:
    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书画、印章作品(拍照)也可。
    ②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并电子稿投本社邮箱(tongtong@163.jye.ai)。
    2022年10月18日
    “献礼二十大”筹备组
    《征稿启事》格式上有两处问题,请直接修改:
     
     
    ,“要求”里漏了最关键的一点,请补全:
     

    组卷:11引用:1难度:0.8
  • 3.展板•领略诗韵
    根据展板内容提示,填写相应的诗词名句。
          古诗文中四季分明,各有特色。“庭中有奇树,(1)
     
    ”是文人眼中春意盎然的佳景;“几处早莺争暖树,(2)
     
    ”是白居易描绘的春的无限生机;郦道元在《三峡》中用“(3)
     
    ,(4)
     
    ”写出夏日水势的浩大,又以“晴初霜旦,(5)
     
    ”描绘出秋的冷寂;徘徊东皋,王绩则在(6)
     
    一诗中以“(7)
     
    ,(8)
     
    ”绘就一幅山野秋景图。让我们在四季美景中去领略自然之妙,感悟文化之深厚吧!

    组卷:10引用:1难度:0.8

四、专题四:悟浓浓深情。

  • 10.“献礼二十大”读书组约你共品好文。
    叫醒阳光
    白俊华
          刚刚睁开眼睛,便被透过窗纱的阳光刺痛。
          北方的夏季,凌晨3点左右,天就开始放亮。久居城市,习惯了晚睡晚起。常常受到母亲的训斥,只为懒惰。
          记忆深处,母亲的脚步,总是先于阳光。
          比如夏季。每天,母亲凌晨3点半左右准时披衣下炕,开始简单而又丰富的劳作。此时,我们一群儿女,还沉浸在甜甜的梦中。
          乡下的早晨,清爽,透凉,纯净。不远处的山,依旧朦胧;山脚下的水,还在舒缓鱼儿的呼吸;河水边的树,仍然轻抚小鸟的婉鸣。
          母亲手握镰刀,迎着细微的晨风,一路走向茂密的深处。待寻得一处小草鲜嫩的地方,便弯下腰,右手持镰,左手搂过一把草,用力割起来。母亲的身上、手上、头上,沾满露珠,间或还有少许的泥土。舍不得擦掉,母亲说过,清晨的泥土,可以给日子带来满满的香气。
          真的!我们一群儿女,从小到大,总能在母亲的身上,嗅到生活的味道!
          母亲每割一把草,都顺顺溜溜地码在一起,看上去,像哄孩子休息。差不多时,母亲再从低矮的山榆树上,割下少许榆条,拧成一条绳子,把这些鲜嫩的草扎扎实实捆起来,扛在肩上,一路微笑着回家。
          一头牛,一匹马,正焦急地等母亲回来。母亲轻轻放下草,慢慢打开绳,分成两份,一份给马,一份给牛。然后,伸出手,摸摸牛角,眼神里是满满的欣慰。
          天,亮得越来越纯粹。空中无云,一抹悠远的蓝,映着乡村的宁静。间或,几只早醒的鸟,飞过院子。
          田里的庄稼长势很好,玉米已经齐腰深了,放眼望去,一片墨绿。其实,这个时节,根本用不着锄草。但母亲说,这时锄有这时锄的好处,可以把杂草锄干净,省得它们长高长大,草籽成熟了,来年田里会更荒。
          杂草不多,母亲锄得很顺利。只是,玉米叶子越长越宽,把母亲半裸的手臂,划出一道道发红的印子。母亲锄得依旧兴致盎然。
          锄完几垄田,母亲站在田头,看看天,回转。路上,少不了拔一些业已长得粗壮的野菜。进院,把拔回的野菜一把一把剁碎,放入盆内,倒进玉米面,加上少许的水,用手搅拌均匀。然后,打开栅栏,放出鸡、鸭、鹅,把精心调剂的美味,撒进长长的木槽里。站一会,看一群宝贝似的精灵,疯抢美食。
          小小的庭院,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忙完这些,母亲开始生火做饭。当袅袅炊烟升起,太阳才从东山后面缓缓地爬上来,热情的目光,把院内屋内,映照得无比温馨。而我们一群儿女,也都伸着懒腰,穿衣,下炕,纷纷跑到院子里,呼吸清新的空气。母亲一边忙,一边看,脸上始终挂着满足的笑。
          母亲说,走在阳光前面的人,会感受不一样的幸福。这是母亲一辈子的恪守,也是我们一辈子的福分。
          静下来,仔细回想,慢慢悟出一个道理。原来,每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是母亲用辛劳和慈爱叫醒的,她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教会我们解读生活,走向未来。
          不要等阳光叫醒我们,我们要主动叫醒阳光。然后,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阳光之下,有母亲的幸福。幸福之内,有儿女的成长。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任务七】读书•体味真情
    (1)文章描写了母亲的哪些劳作?请简要概述。为什么说这些劳作是简单而又丰富的?
    (2)联系上下文,揣摩加点部分内容,品析下面的句子。
    ①母亲每割一把草,都顺顺溜溜地码在一起,看上去,像哄孩子休息。(加点词语仅仅是为描写母亲码草的样子吗?)
    ②而我们一群儿女,也都伸着懒腰,穿衣,下炕,纷纷跑到院子里,呼吸清新的空气。(句子中间的几处逗号为什么没用顿号代替,你觉得作者在表达上会有什么意图?)
    (3)本文是回忆性散文,它的纪实性和“传记”“人物通讯”不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纪实”的背后有“我”的存在。比较上文第③节和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中的片段(见链接材料),从凸显作者情感角度看,你更喜欢哪种写法?为什么?
    [链接材料]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4)作者以“叫醒阳光”为题,有何深意?

    组卷:32引用:3难度:0.3

五、专题五:书精神之思。

  • 11.“献礼二十大”文学社向你约稿。
    写作•真情实感。
    ㅤㅤ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劳动这个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为提高同学们对劳动的认识,学校文学社要出一期“话说劳动”的专刊,请你写一篇文章投稿,题目自拟。
    杂志栏目 稿件要求
    美文欣赏 记叙一次自己的劳动经历
    生活万象 介绍一项自己的劳动技能
    思想之光 表达自己对劳动的看法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3)字数不少于600字。

    组卷:3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