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山西省晋城市九年级(下)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13 7:0:2

一、读•书。

  • 1.学校举行“走近苏轼”的主题活动。阅读下面相关的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擅长写行书、楷书。下面是同学们对苏轼的《寒食帖》的赏析,请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

    组卷:4引用:2难度:0.9

二、读•思。

  • 2.
    “和”之用 “和”之语 “和”之源

          
    和育万物 各适其宜
    (1)苍凉:
     
    ,半竿斜日旧关城
    《浣溪沙》纳兰性德
    (2)优美: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崔颢
    (3)豪壮: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其一)》刘禹锡

    和合生命
    绽放奇美
    (4)闲雅:
     
    ,吹笛到天明。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阅读
    (5)旷达: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苏轼
    和和达本心
    修修德济世
    (6)修德:斯是陋室,
     
    《陋室铭》刘禹锡
    (7)济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8)明志:
     
     
    《过零丁洋》文天祥

    组卷:4引用:1难度:0.8
  • 3.班级开展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弘扬文化】
    请你研读材料,思考内涵,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
          近年来,中国元素频频亮相时尚前沿,当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元素被世界“看见”,我们该做什么?
          文化的生命力首先在传承。通过深度挖掘传统文化背后所凝聚的文化符号与民族精神,不仅激活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池春水”,更极大释放了文化的内部流量带动力和外部流量吸附力。
          文化的吸引力关键在创新。注入时代基因、赋予时代内涵,传统文化在与现代元素的融合中变得更有朝气、灵气。牵手科技,使传统文化不再留存化获得感。于书本中、课堂里,而是走进大众的言语间、生活中,切切实实变为人们的文化。
          中国文化频频出圈,既得益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充分体现。文化出海风正劲,期待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世界看见、为世人所乐道。
          中国文化能频频出圈,是因为
     
    ,要想让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世界看见,既需要
     
    ,挖掘背后的化符号和民族精神;也需要创新,注入时代基因、赋予时代内涵。

    组卷:16引用:1难度:0.7
  • 4.【活动二:心怀天下】
    班级举行以“初中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利与弊”为话题的辩论赛。下面是乙方同学的一段辩词,如果你是甲方主辩,你将怎样针对对方的论点和论据进行反驳?请表达你方的观点和理由。
          乙方:初中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有弊无利。一方面,初中生能参与的社区公益活动,无非是扫扫地,擦擦窗。做这样的小事,对初中生的成长意义不大。另一方面,学好文化知识是初中生的主要任务,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

    组卷:8引用:1难度:0.5

三、读•写。

  • 12.《我要飞》这首歌的歌词写道:我要飞,飞越伤悲,一种接近光的感觉。自由是梦想无边无际的能源,我敢飞,有梦就追……痛过的泪水,换来是甜美,我要用力飞,不管有多远,超越了极限,挑战的冒险,我要勇敢追,奔向到终点……
          读了这段歌词,你有何感触?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请以《我要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提示:(1)按文体要求作文;(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13.《我要飞》这首歌的歌词写道:我要飞,飞越伤悲,一种接近光的感觉。自由是梦想无边无际的能源,我敢飞,有梦就追……痛过的泪水,换来是甜美,我要用力飞,不管有多远,超越了极限,挑战的冒险,我要勇敢追,奔向到终点……
          读了这段歌词,你有何感触?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请根据材料内容,提炼观点,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和认识。
          写作提示:(1)按文体要求作文;(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组卷:3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