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5课 我的叔叔于勒》2018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4/12/3 1:30:2

一、积累与运用.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30引用:3难度:0.8
  • 2.下列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组卷:91引用:2难度:0.9

二、阅读

  • 7.课外美文探究,完成下列各题。
    免 费
    [美]雪莉•凯撒
          一天晚上,我正在准备晚饭,我的10岁的儿子走进厨房递给我一张纸,他在纸上写了一些东西。我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仔细地看了看,上面写着:
          割草,5美元;
          这一周整理自己的床铺,1美元;
          去商店,50美分;
          你去购物我照看小弟弟,25美分;
          倒垃圾,1美元;
          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单。5美元;
          还有打扫院子,2美元。
          看着他满怀期待地站在那里,千万个记忆一瞬间闪过我的脑海。我接过那张纸,翻到背面,在上面写道:
          怀你9个月,免费;
          为你熬夜,请医生为你看病,免费;
          多年来花在你身上的时光、为了你流过的泪、抚养你成长所付出的一切,免费;
          日日夜夜为你担忧,将来还要为你操心,免费;
          给你忠告和教你知识,供你上学,免费;
          给你买玩具、食品、衣服,为你擦鼻涕,免费;
          儿子,当你把这些都加到一起时,妈妈付出的所有的爱都是免费的。
          看完之后,儿子的眼睛里噙满了大滴的泪水,他望着我说:“妈妈,我真的很爱你。”说着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很大的几个字:“账已付清。”
    (1)请联系现实想象一下,当面对“儿子”开列的账单的时候,除了文中的应对方法外,“我”还能采取什么方法?请至少列举三种。
    (2)你如何评价文中的“我”的方法,为什么?
    (3)请简要概括文中“我”的形象。
    (4)你认为这篇小小说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组卷:15引用:2难度:0.7
  • 8.阅读《陶器与纸屑》,完成后面小题。
    陶器与纸屑      ①在香港的中国百货公司买了一个石湾的陶器。我从前旅行时总是反对购买那些沉重易碎的物品,这一次忍不住还是买了,因为那陶器的造型是一个赤身罗汉骑在一只向前疾驰的犀牛上,气势雄浑,非常生动,很能象征修行者勇往直前的心境。
          ②百货公司里有专门为陶瓷包装的房间,负责包装的是一个讲标准北京话的中年妇人。她从满地满屋的纸箱中找来一个,体积大约是石湾陶器的四倍。接着她熟练地把破报纸和碎纸屑垫在箱底,陶器放中间,四周也都塞满碎纸,最后把几张报纸揉成团状,塞好,满意地说:“好了,没问题了,就是从三楼丢下来也不会破。”
          ③我的石湾陶器本来只有两尺长、一尺高、半尺宽,现在却成为一个庞大的箱子了。好不容易把它提回旅馆,我立刻觉得烦恼,这样大的箱子要如何提回台北呢?它的体积早就超过手提的规定了,如果空运,破的机率太大,还是不要冒险才好,一个再好的陶瓷,摔破就一文不值了。
          ④后来,我做了决定,仍然用手提,舍弃纸箱、碎纸和破报纸,找来一个手提袋提着。从旅馆到飞机场一路无事,但是刚上飞机没走几步,一个踉跄,手提袋撞到身旁的椅子,只听到清脆的一声,我的心震了一下,完了!我惊魂甫定地坐在自己的机位上,把陶器拿出来检视,果然犀牛的右前脚断裂,头上的角则完全断了。
          ⑤我非常后悔,后悔没有听包装妇人的话,更后悔把纸箱丢弃。这时我心里浮起一个声音说:“对一个珍贵的陶器,包装它的破报纸和碎纸屑是与它相同珍贵的。”确实,我们不能只想保有珍贵的陶器而忽视那些看来无用,却能保护陶器的东西。
          ⑥生命的历程也是如此,在珍贵的事物周围总是有很多看似没有意义、随手可以舍弃的东西,但我们不能忽略其价值,因为没有它们,我们的成长就不完整,就无法把珍贵的东西从少年带到中年,进而成为有智慧的人。同样,我们也不能忽视人生的负面因素,没有负面因素,我们就得不到教训、启发、锻炼,乃至成长。
          ⑦对于一朵美丽的花而言,它脚下卑贱的泥土是同样珍贵的;对于一道绚烂的彩虹而言,它前面的乌云与暴雨是同样有意义的;对于一场精彩的电影而言,它周围的黑暗与它是同等价值的。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所叙述的事情。
    (2)通读全文,说说文章第①节有何作用。
    (3)文章作者因日常生活小事而触发人生感悟,这是什么写法?请结合文章第⑥节,概括作者的两点感悟。
    (4)①从语言表达上看,文章最后一节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②请仿照最后一节的句式,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再续写两句话。

    组卷:11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