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广西玉林市容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12/27 14:0:3
一、填空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88引用:3难度:0.8 -
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
组卷:187引用:103难度:0.9 -
3.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成功合成117号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内有117个质子,该原子质量约是氢原子质量的291倍,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为( )
组卷:137引用:5难度:0.6 -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5.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吸入的空气和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组卷:9引用:1难度:0.7 -
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7.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先俯视读数为85.0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40.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8 -
8.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7 -
10.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及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某种物质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6
四、实验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个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
2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仪器时,发现了一个盛有黑色固体的烧杯。在请教老师后,同学们得知烧杯中的固体是加热制取氧气的剩余物(反应已完全),从中可以回收得到二氧化锰。小组同学将黑色固体取出,并对其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实验室中可用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
②氯化钾溶于水,其水溶液呈无色;锰酸钾也溶于水,而其水溶液呈绿色。
Ⅰ.探究黑色固体是哪个化学反应的剩余物。
(猜想):
猜想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猜想二:氯酸钾制取氧气;猜想三: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猜想三不成立,理由是
(进行实验):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另一个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溶解,振荡,过滤后得到黑色滤渣和无色滤液。
(得出结论):
猜想
Ⅱ.探究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反应中的作用。
(猜想):
猜想一:是反应物;猜想二:是催化剂。
(进行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各步骤结论 实验一 取7.5g氯酸钾于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木条上的火星变亮 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实验二 取2.5g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取7.5g氯酸钾和2.5g二氧化锰于试管一起混合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木条迅速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 实验四 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中的剩余物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并将全部滤渣洗涤、干燥、称量。 / 称量固体的质量为
猜想二成立,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反思与交流):
小明同学提出,前面的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起到了催化作用,因为:组卷:3引用:1难度:0.5
五、计算题(本大题有1小题,共5分)
-
30.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民众为了做好自我保护,可用乙醇或过氧乙酸来进行消毒预防。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多少?
(2)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
(3)C2H5OH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23克的乙醇与多少克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写出计算过程)组卷:9引用:1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