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高二(上)第二周周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3分,共54分)

  • 1.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9引用:2难度:0.9
  • 2.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959引用:66难度:0.7
  • 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9
  • 4.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单位mol/L),当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08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组卷:119引用:42难度:0.7
  • 5.已知:CH4(g)+2O2(g)→CO2(g)+2H2O(g)△H=-Q1kJ/mol; 2H2(g)+O2(g)═2H2O(g)△H=-Q2kJ/mol;H2O(g)═H2O(l)△H=-Q3kJ/mol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6.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7
  • 7.下列关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8引用:14难度:0.9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 20.碳和氮的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i (s)+4CO(g)
    50
    80
    180
    200
    Ni(CO)4(g),△H<0。
    利用该反应可以将粗镍转化为纯度达99.9%的高纯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A.增加Ni的量可提高CO的转化率,Ni的转化率降低
    B.缩小容器容积,平衡右移,△H减小
    C.反应达到平衡后,充入CO再次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降低
    D.当4v[Ni(CO)4]=v(CO)时或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都可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2)CO与镍反应会造成含镍催化剂的中毒。为防止镍催化剂中毒,工业上常用SO2将CO氧化,二氧化硫转化为单质硫。
    已知:CO (g)+
    1
    2
    O2(g)═CO2(g)△H=-Q1 kJ•mol-1
    S(s)+O2(g)═SO2(g)△H=-Q2 kJ•mol-1
    则SO2(g)+2CO (g)═S(s)+2CO2(g)△H=
     

    (3)对于反应:2NO(g)+O2(g)⇌2NO2(g),向某容器中充入10mol的NO和10mol的O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
     

    ②700℃时,在压强为P2时,假设容器为1L,则在该条件平衡常数的数值为
     
    (最简分数形式)

    组卷:0引用:1难度:0.4
  • 21.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下面是某同学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的实验.
    Ⅰ.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该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1)除如图装置所示的实验用品外,还需要的一件实验用品是
     

    (2)圆底烧瓶中反应现象:溶液变浑浊,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写出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若在2min时收集到224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气体,可计算出该2min内H+的反应速率,而该测定值比实际值偏小,其原因是
     

    (4)利用该化学反应,试简述测定反应速率的其他方法:
     
    (写一种).Ⅱ.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探讨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已知 I2+2S2
    O
    2
    -
    3
    ═S4
    O
    2
    -
    6
    +2I-,其中Na2S2O3溶液均足量)
    实验序号 体积V/mL 时间/s
    Na2S2O3溶液 淀粉溶液 碘水
    10.0 2.0 4.0 0.0 T 1
    8.0 2.0 4.0 2.0 T 2
    6.0 2.0 4.0 Vx  T3
    (5)表中Vx=
     
    mL,T1、T2、T3的大小关系是
     

    组卷:0引用:6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