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11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每小题3分,共30分)
-
1.下列各句中的“属”字有“写作”含义的是( )
组卷:7引用:2难度:0.6 -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6 -
3.下列各项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27引用:4难度:0.6 -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活用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6 -
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活用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组卷:4引用:2难度:0.6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
-
14.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历代对李陵的评价无非同情与批评两派,王夫之(船山)先生作为批评一派,写作的“李陵论”应该说是集历代批判的①_____,但今人阅读时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我们要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古代儒家对历史人物的评论,都是要②_____,脱离评论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来读是不对的,否则就成了黄侃先生说的凌虐古人欺骗今人。认可这一点,就知道王夫之先生的批评没有错误,( ),而是明末许许多多文武官员的变节投敌的行为。
我们如果归去到李陵所处的那个时代,汉武帝刻薄寡恩,但也说得上雄才大略。武帝对李家很不好,李家三代人的悲剧与武帝有很大关系,从《汉书》的记载看,“五千荆楚奇材剑客”对阵八万匈奴,转战数百里,最后大半牺牲,不可谓不壮烈,李陵的投降也确有③_____,他后来的痛苦也是真实的,否则那首“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的歌根本唱不出来。
(1)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填写正确的一项是A.大成之作 量体裁衣 情有可原 B.大成之作 针砭时弊 难言之隐 C.老成之见 针砭时弊 情有可原 D.老成之见 量体裁衣 难言之隐
A.但其所指斥的并非汉代的李陵
B.其指斥的不仅是汉代的李陵
C.汉代的李陵并非是其指斥的对象
D.汉代的李陵的错误不是其关注的要点
(3)下列各项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标注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否则就成了黄侃先生说的:“凌虐古人,欺骗今人。”
B.否则就成了黄侃先生说的:凌虐古人,欺骗今人。
C.否则就成了黄侃先生说的“凌虐古人,欺骗今人”。
D.否则就成了黄侃先生说的“凌虐古人,欺骗今人。”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错误,请修改语病,并写出正确的句子。
(5)请仿照示例,梳理材料第二段的表达逻辑。
示例:前提1:共青团员都是青年人;前提2:我是共青团员;结论:因此我是青年人。组卷:6引用:2难度:0.5
六、作文(60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认为,不用“yyds”“绝绝子”就不会说话了?心中所想难以付诸文字,离开梗就不会说话,除了“yyds”找不到其他赞美的词,万物皆可“绝绝子”,“文字失语”成为一个越来越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
材料二:
有网友认为,“yyds”“绝绝子”等个性化用语主要是青少年群体在使用。实际上,近几十年来,每一代青少年在表达上都追求语言的个性化。就像曾经的80后使用的“狂汗”“886”“顶”“灌水”等网络用语,90后创造的由字母、符号、繁体字、日文、韩文等组成的“火星文”一样,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驳论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5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