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蒋王分校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吃出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3难度:0.8 -
2.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组卷:21引用:1难度:0.7 -
3.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
组卷:25引用:1难度:0.5 -
4.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6 -
5.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组卷:35引用:1难度:0.7 -
6.如图是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废电池投入的垃圾箱上应贴有的标志是( )
组卷:16引用:2难度:0.7 -
7.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7 -
8.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组卷:50引用:2难度:0.7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60分)
-
2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实验室器材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一]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的几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AE装置组合制取某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制取的CO2中常含有少量杂质气体会干扰F实验的目的。为排除干扰,除去该杂质并检验是否除净,将产生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上述装置
[实验二]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利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后将注射器内的液体逐滴注入烧瓶内。
(1)实验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c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是
(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对应图3中
(3)能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
①溶液的颜色从红色变为无色;②溶液的pH
[实验三]探究NaOH和CO2的反应。
(1)从压强变化的角度探究。
①利用图4装置进行实验,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瓶内形成红色“喷泉”,原因是烧瓶内压强
②利用图5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将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同时注入盛有等体积CO2的玻璃容器中。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利用图6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装置内压强变化如图7所示,a点时推入NaOH溶液,b点时推入稀盐酸。
①ab段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bc段压强不变的原因是
③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组卷:153引用:2难度:0.3 -
25.金属锰是冶炼工业中常用的添加剂。工业上以两矿法(软锰矿和黄铁矿)制备金属锰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a.软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O2,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两矿中都含有SiO2及少量Fe、Al、Zn的化合物等杂质。SiO2难溶于水也难溶于酸,制备过程中不参加反应。
b.焙烧时发生的反应:8MnO2+4FeS2+11O28MnSO4+2Fe2O3高温
c.锰离子在pH大于6的环境中易形成Mn(OH)2沉淀,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见表沉淀物 Al(OH)3 Fe(OH)3 Fe(OH)2 Mn(OH)2 pH 5.2 3.2 9.7 10.4 为3.0而未选择浸出率更高的3.5,可能的原因是n(S)m(Mn)
A.当>3.0时,Mn的浸出率变化不明显n(S)n(Mn)
B.避免使用较多的黄铁矿带入更多杂质,增加后续除杂成本
(2)为避免部分杂质在水浸时浸出,需要焙烧温度高于600℃将其转化为
(3)水浸过程中,为提高锰元素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4)浸出液中金属离子除Mn2+外,还含有Al3+、Fe3+、Fe2+和Zn2+。向浸出液中加入双氧水作为氧化剂是为了将漫出液中的Fe2+转化为组卷:73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