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8/13 5:0: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幅幅色彩鲜艳、制作精美的唐卡,带动超万人从事周边产业,西藏自治区唐卡年产值突破2亿元;一曲曲气冲霄汉、催人奋进的黄河号子,让观众惊叹“这就是黄河的力量”。一个个“非遗+文创”“非遗+文旅”创新项目,让传统文化起来……如今从城市到乡村,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生活中精彩亮相,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的时代机遇,深入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挖掘和合理利用非遗资源,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非遗保护传承,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遗+扶贫”让很多拥有刺绣技艺的女性实现了“守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又养家”的心愿;在广东佛山紫南村,佛山狮头传承人设馆授徒,感慨“非遗让我们找到自己在这片土地生活的价值”;在浙江杭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杭州拱墅站打造“城市会客厅”,吸引市民深度体验悠久技艺的乐趣……各地丰富多彩的实践表明,非遗不是躺在橱窗里的展品,也并非束之高阁的技艺绝活,而是促进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涵养文明乡风的文化资源。挖掘和合理利用非遗资源,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将非遗产品、非遗项目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在活态传承中有效保护、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能让非遗散发出绚丽光彩,更好发挥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雄安新区在建设之初,即对非遗资源进行系统普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把保护、宣传、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写入其中;陕西开展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河文化记忆”工程,充分挖掘黄河流域文化内涵……从制度设计,到规划制定,再到各地的探索举措,非遗与国家战略发展和重大项目实施的衔接成都越来越高。
也要看到,在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非遗保护仍然面临一些挑战,迫切需要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更加积极促进非遗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中办、国办不久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大对黄河流域丰富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利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保护文化传统,守住文化根脉”,等等。这些要求,正是为了持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全国447家单位入选。植根千年文化,拥抱数字时代,走入千家万户,非遗的传承保护迎来了更大的机遇,也必将为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张向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材料二:
目前,我国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十万余项。学手艺难,守手艺更难。不同非遗的生存状态苦乐不均,部分非遗面临产品没市场、传承“断档”等难题,如何深入挖掘和提炼非遗内涵,使其适应时代发展成为新兴课题。对此,一些基层工作者期望:
因势利导,提供发展空间。绍兴黄酒、越窑青瓷、绍兴铜雕……在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北海街道,首个“绍兴非遗客厅”于去年开业,集聚了当地三十多项优质非遗资源。越红博扬馆馆长杨思班说,非遗项目投资周期长。离不开政府扶持,应当积极探索政府力量主导、民间力量运营的新方式,为非遗项目提供更多展示、销售场所,打开发展空间。
打牢精神印记,为传承续薪火。在文化大省山西多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在甘肃,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更是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让学生接受艺术理论修养和传统手工技艺训练,培养综合型人才,打造甘肃省非遗手工技艺传承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院长杜军等建议,应当继续鼓励非遗项目进学校、入教材,为非遗项目带徒授艺发放补贴,支持重要非遗项目活化传承发展工程,为古老技艺注入崭新力量。
立足非遗传统,发掘市场力量。近年来,山西霍州市成立多家手工制作花馍的工厂,非遗传承人韩爱英就在其中一家当技术指导;花馍已远销全国多地。在与花馍“零距离”接触中,越来越多年轻人感受到非遗魅力,激发热爱、传承的事事之心。基层文化工作者认为,在传统文化热潮持续高涨的当下,非遗传承可以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要鼓励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发掘“非遗”文化IP,开掘产业和市场富矿。
(摘编自《新魅力,新天地非遗传承发展观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人民性,它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对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增进民生福祉有重要意义。
B.非遗不应该躺在橱窗,或是束之高阁,而应该融入现代生活,走入大众,从而更好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谋福祉。
C.我国重视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已建立起从国家至县的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十万多项,但仍需深入挖测和提炼其内涵。
D.各地因势利导,努力为非遗项目提供发展空间,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政府力量和民间力量为主导力量的运营新方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便可以保护文化传统,守住文化根脉,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B.打牢精神印记,赓续非遗薪火,最重要的方式是继续鼓励非遗项目进学校、入教材,并支持重要非遗项目活化传承发展工程等。
C.部分非遗面临产品汉市场、传承“断档”等难题,如果没有得到政府和有关各方的支持保障可能会面临生存和发展困境。
D.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前者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上讲,后者从实践方法层面上讲。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非遗保护传承方向的一项是
A.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技工艺邀请展,12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华遗代表性传承人带领其作品惊艳亮相馆。
B.制锦的制作要经过轧称、纺纱、排纱、挑花等12道复杂而精细的工序,目前侗族地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很少有人会织锦,为适应社会发展,应简化其工艺流程。
C.荆州专门建立了“荆州荆楚非遗传承院”,特聘多位非遗技艺大师为基地教师,开展传承手工艺教学、保护生产和技艺创新工作。
D.利用非遗民俗,助力乡村振兴,每年从大年初到正月十五,全国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次第展开,吸引众多前客前往打卡。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潮绣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现今从事潮绣的艺人普遍年事已高,作品越来越少,潮绣的发展日渐式微。如何促进潮绣的活态传承?请结合材料二提两条具体建设。组卷:1引用:1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宝黛初见 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贾母便说:“你们去吧,让我们自在说话儿。”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间话,方引凤、李去了。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一语末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官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蟾璎珞,又有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脑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姑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名别;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办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首:“我送妹妹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叉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笑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嗯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来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
(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有删改)文本二:
根据对叙述视角的限制程度,我们将叙述视角分为两种类型,即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在全知视角中,叙述者或人物可以从所有的角度观察被叙述的故事,并且可以任意从一个位置移向另一个位置。在限知视角中,每件事都严格地按照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感受和意识来呈现。它完全凭借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感官去看、去听,只转述这个人物从外部接受的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内心活动,因而所叙之事是受此人的知识水平等条件限制的。
在《红楼梦》中,叙述者采用流动的限知视角进行叙述,让叙述视点在不同的人物之间自由地转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传统的叙事方式。采同流动的限知视角叙事,既让读者从多重人物视点中了解小说情节的发展,又可以更加全面地刻画人物形象,让人物刻画取得形神兼备地效果。最重要的是,作者这种叙事策略的运用,不仅显示出了作者高超地叙述技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古代叙事学的发展。
(摘编自李珊《试析<红楼梦>叙事视角的策略》,又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丫鬟在一旁执着拂尘,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众人寂然吃饭;饭毕漱口洗手,之后吃茶。这不仅展示古代贵族的礼仪与规矩,也显示了贾府的高贵尊荣、地位显赫。
B.本文对黛玉的外貌做了细致的描绘,兼有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出了黛玉的美貌和病态,从中显露出黛玉的性格特征。
C.同样的读书问题,黛玉前后却给出不同的回答,这既写出了她的谨小慎微、留心在意。
D.宝黛初见,都有似曾相识的感党,这是心灵感应,是两人在感情上的默契,既呼应了前文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情缘,也为后来两人爱情的发展张本。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时期人们吃茶的方式、对茶的态度,我们可以领略到不同的时代风情。陆引的《茶经》是中国古代介绍茶的专著。
B.比干:商封于王忠臣,传说没有“七窍玲珑心”,聪明无比。西子:美女西施,其有胸痛病而常皱着眉头,更增柔媚。文中将黛玉与两者相比,强调其聪明颖悟及病态之美。
C.“四书五经”是中国国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易》《书》《诗》《礼》《春秋》。
D.用“限知现角”的叙事角度来对小说,叙述者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这种方式便于制造曲折的故事情节,会使法读者的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
(3)胭砚斋评价宝玉是“今古来有之一人”,如何理解这一评价?请结合文本一中贾宝玉的人物形象简要分析。
(4)结合文本二,简要分析“流动的限知视角”在文本一中的运用及效果。组卷:3引用:1难度:0.5
七、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0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稳步落实,劳动课已成为各中小学不可缺少的独立课程之一。锄地栽苗、下厨烹饪、清洁卫生……许多学校将体验劳动作为“开学第一课”,让孩子们在汗水与欢笑中开启校园生活。①_____,70后、80后感触颇多。70后的劳动课多在田地里:麦熟时,孩子回到田野帮父母收割麦子;②_____:竹木扎堆、糊上棉纸,自制风筝放飞在课后的欢声笑语里。“是时候补上这堂课了”“劳动课很有必要”……各大社交平台上。此起彼伏的支持与赞扬是主流意见,传递着一个共识:劳动是光荣的,也是难忘的。
劳动在供给生活必需的同时,更让人在其中找到彼此需要的生命联结。学生在身体力行的劳动中,去懂得敬惜物力。去强健自立自强之精神。这些精神上的隐性收获,更能让学生在思想、道德与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开好开足劳动课。③_____。学校可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或请非遗项目入校园;让学生在躬身稼穑、体验民俗之间,感受生活味、烟火气;企业、工厂等社会力量。利用提供标准化场地、定制化器具等方式,拓展校方的有限场景资源;家长可通过日常交流的言传、身教,营造崇尚高劳动的家风家教。如此,方能聚起书本与现实、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把劳动课牢固地嵌入教育体系的应有位置。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方能将书本与现实、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把劳动课加入教育体系中”,从语义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组卷:1引用:1难度:0.5
八、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学习了课文《庖丁解牛》后,同学们认为庖丁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学习:
(1)认识到掌握规律比掌握技巧更重要。
(2)长时间专注于解牛一事,心无旁骛,坚持不懈。
(3)善于找到事物的主要矛盾并巧妙化解。
以上说法,你对哪点感触最深?请写一篇作文,体现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文章,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1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