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专项突破:实验探究题 测量平均速度(1)》2023年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4/8/28 12:0:9
一、填空题
-
1.如图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要完成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金属片和
(3)实验测得AB、BC、A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AB、vBC、vAC,则它们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组卷:220引用:3难度:0.3
二、实验探究题
-
2.请按要求回答:
(1)如图甲:该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2)如图乙:抽气机不断地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响铃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几乎听不见。这说明 。
(3)如图丙: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不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 (选填“音色”、“响度”或“音调”)变大。
(4)如图丁:用一张硬卡片先快拨后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组卷:64引用:4难度:0.6 -
3.小林在物理活动课上用橡皮筋(粗细不同)、图钉、宽木片、纸盒等器材制作“四弦琴”,如图甲所示。制完进行调节后就可以用该“四弦琴”演奏简单的“乐曲”。
(1)甲图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关系。
(2)小林在乙图中用木片压住橡皮筋,依次用相同力度拨动木片左侧的“琴弦”来探究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这样做是否合理:,原因是:。组卷:579引用:11难度:0.5
二、实验探究题
-
9.东东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
(1)实验前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
(2)在做实验时东东用手遮住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他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 。
A.不能看到烛焰的顶部
B.不能看到烛焰的底部
C.不能看到烛焰的全部
D.可以看到烛焰的全部,但像会变暗一些
(3)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出现的清晰的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在(3)的基础上,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这时我们在光屏上所看到的像将是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个现象说明了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组卷:4引用:2难度:0.5 -
10.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cm 64 90 时间t/s 2 6 平均速度v/(cm/s) 13 16 组卷:407引用:5难度:0.1